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發展困境的根本途徑。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面臨農民增收難、農業農村投入資金不足、綠色發展任務艱巨、人才短缺等難點。新時代,要從根本上破解社會的主要矛盾,就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走中國特色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發展困境的根本途徑,是城鄉協調發展政策演進的必然結果。
現階段鄉村發展存在三大突出問題
近年來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發展受到思想觀念障礙、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城市偏向政策長期延續等因素影響,面臨著三大突出問題。
一是現代農業發展乏力,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轉化滯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雖然得到了快速提升,但仍滯后于城鎮化、工業化進程。與世界發達國家農業增加值占比情況相比,我國農業增加值占比自2009年*下降到10%以下,此后8年該比值僅下降1.23個百分點,按這一速度推算,到2041年我國農業增加值占比才能下降到5%。同時,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強度在世界范圍內仍處于較高水平,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仍然是制約我國鄉村發展的主要障礙。
二是農村環境問題突出,老齡化、空心化日益嚴重。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相對于城市地區的*優勢和寶貴財富,但近年來以農業面源污染、農村人居環境不佳為代表的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從農業面源污染來看,我國農產品尤其是糧食增產高度依賴化肥、農藥等農業化學品,長期過量使用農藥、化肥、地膜以及規模化畜禽養殖產生的大量排泄物,導致出現耕地板結、土壤酸化、環境污染等問題。從農村人居環境來看,近年來農村“臟亂差”問題初步得到解決,但由于農村建設投資長期不足,導致農村人居環境依然較差,遠不能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和安家落戶,導致農村人口老齡化、村莊“空心化”、“三留守”等問題日益嚴重。
三是農業勞動力人力資本水平較低,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由于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長期不足,我國農民整體人力資本水平偏低的狀況未得到根本轉變,農村勞動力的人力資本投資處于較低水平,全國91.8%的農業從業人員僅具備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西部和東北地區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農業從業人員比重不超過7%,這是農業農村現代化和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面臨四大難點
要破解鄉村發展困境、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必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當前,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仍存在幾大難點和短板。
一是農民增收難,持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短板。近年來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明顯乏力,農業生產對農民增收的貢獻逐步下滑,農民收入的增長主要依靠農業經營凈收入之外的國家財政或第二、第三產業支撐。同時,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依然很低,城鄉收入差距依然較大。因此,增加農民收入,持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既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難點,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
二是農業農村投入資金不足,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薄弱環節。從城鄉基礎設施基本情況對比看,在用水、燃氣、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距。從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角度看,2016年,城市居民的人均醫療保健支出是農村居民的1.8倍,城市每千人口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每千人口擁有的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擁有的注冊護士數分別是農村的2.56倍、2.35倍和3.17倍;城市*生活保障平均標準和平均支出水平分別是農村的1.6倍和2.1倍。城鄉居民在醫療衛生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具有較大差距。因此,應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繼續增加農業農村資金投入,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進程。
三是實現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任務艱巨。農業面源污染是造成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重要因素,這主要來自長期不合理的使用化肥、農藥以及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廢棄物。目前,我國化肥、農藥使用強度仍然很高,與國際安全上限標準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較大,優化農村生態環境,實現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四是各類人才短缺,提高農民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是關鍵。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城鄉勞動生產率之間的差距日益顯著,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識、懂技術、高素質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涌入城市,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成為農村人口代表。農村人口的年齡構成、科學文化水平和素質遠不能滿足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需要,加之體制機制障礙以及農村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方面與城市的差距,鼓勵人才下鄉存在著主觀和客觀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成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亟待解決的難題。
應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城鄉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和農業農村發展的普遍不充分則是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集中體現。要從根本上破解社會的主要矛盾,就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中國特色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要立足我國國情農情特點,以全面深化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和新動能,盡快補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短板,推動農業農村全面發展和普遍繁榮。
*,始終緊繃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不放松。目前,我國糧食產能穩定達到新的水平,糧食供求總量呈現出寬松的態勢。但從產品結構看,糧食主要品種結構性過剩和短缺并存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緩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必須堅持穩定糧食產能,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一是要進一步鞏固*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嚴格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加快推進稻谷、小麥、玉米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建立更加*、更加有效的糧食支持政策體系,充分調動農民和新型主體的種糧積極性,保護和優化糧食產能,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安全;二是要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種糧補貼、社會化服務、金融保險等方面,支持農民和各類新型主體利用流轉土地種植糧食,推動規模化種糧,延伸產業鏈條;三是充分利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機遇,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和新型主體走出去;四是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力度,確保主產區農民在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的同時能夠獲得穩定合理的收益。
第二,建立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的聯動機制。一方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推進新型城鎮化為前提,要根據未來城鄉人口格局來確定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布局,做好產業布局和村莊整治規劃。另一方面,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要鼓勵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村流動,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第三,構建可持續的農民增收長效機制。鄉村振興的落腳點是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關鍵在增收,農民增收則要依靠農村產業支撐。要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快農村產業發展,建立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并把農村產業發展的著眼點放在農民增收上,促進農民增收模式盡快由城市導向型向農村導向型轉變,要進一步優化農民的收入結構,多渠道培育新的收入增長點。
第四,明確鄉村全面振興的標志和實施路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是當前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核心內涵,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個關鍵支撐點。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其標志在于要形成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為農民持續增收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其關鍵在于要讓更多人才愿意來、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數量、結構和質量能夠滿足鄉村振興的需要;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其核心是實現鄉風文明,要實現農民精神文明素質的提高,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其標志是要實現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建設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讓農村更像農村;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保障條件,其標志是要培養造就一批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和*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建立一個更加有效、多元共治、充滿活力的鄉村治理新型機制。
第五,采取分區分類的差別化推進策略。由于我國鄉村遼闊,村莊類型多樣,村情差異較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施策,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村莊,實行分區分類的差別化推進策略,鼓勵探索多種形式的鄉村振興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樣板。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