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我國許多地方,涌現出不少豬倌,他們放豬進山,播放音樂,讓豬在自然環境中慢慢長大。這一生態養豬模式,在湖南省邵陽縣推進*扶貧過程中,成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新途徑。100余個集繁養、銷售、科普、休閑于一體頗具規模的生態養殖場建成運營,生態養殖蔚然成風。那么,生態養豬為何廣受歡迎呢?
其一,生態養豬符合豬的自然生長規律。與養豬場相比,再好的養豬場也難以模擬出山上大自然得天獨厚的條件,空氣新鮮,活動空間較大。放豬進山,豬獲得了廣闊的運動空間,每天四處自由自在地覓食、追逐打鬧,符合生命在于運動的原理,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不容易生病。同時,在山上豬吃的主要是新鮮野草,每天可以攝入大量的維生素,對于維持豬的機體健康大有好處。
其二,生態養豬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求。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瘦肉多、脂肪少、味道美的肉食品是當代消費的一大特點。而生態養豬則正符合培育瘦肉型豬這一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方向和要求。相比較那些依靠飼料育肥的豬,生態豬雖然長得比較慢,但是肉質口感要好很多。比如,陳林養的生態黑豬,由于在山林中長大,練就了運動型身材,瘦肉多,肥肉少,肥膘厚度控制在3.5厘米以內。用陳林的話說,這樣的豬肉,“吃起來才有小時候的味道”。
其三,生態養豬符合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要求。這些年,我國生豬規模養殖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此造成的環保保護問題同樣十分嚴重、突出。2014年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政策法規,加大養豬業環保執法力度。在這一背景下,環保治理既是養豬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存保障,更是發展的競爭優勢。在重慶市,任忠林通過流轉土地,在養殖場附近種上了100多畝金銀花、100多畝果樹,把豬糞利用起來,用作天然肥料,一舉兩得。而這一模式在湖南省邵陽縣,則延伸為集繁養、銷售、科普、休閑于一體的生態農業基地,完全解決了養殖和環保兩者之間的矛盾。
由此可見,生態養豬不僅能夠賺錢盈利,而且滿足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和美味需求,符合環保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值得推而廣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