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州市博羅縣象山藥王谷中草藥種植基地的園圃里,三丫苦、崗梅根、猴耳環等中草藥苗茁壯成長。
該基地與省中醫藥大學、羅浮山藥業等高等院校、制藥企業開展合作,預計在3—5年內,基地種植規模將超5000畝,逐步通過中草藥種植發展當地中醫藥產業,實現鄉村振興。
中藥材種植,是惠州發展特色農業品種和優勢特色作物的一個縮影。
記者了解到,目前,惠州正大力推進農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發展。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特色產業的可延伸性一般比較強,加工增值和經濟開發價值高,能夠發揮比較優勢,具備形成競爭力強、特色鮮明的“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格局,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荔枝梅菜等大宗農產品已形成規模
博羅縣象山藥王谷中草藥種植基地負責人周子雄介紹,該基地目前以羅浮山、象頭山為主要資源采集地,在這里已建立嶺南中草藥品種資源圃2個,采集野外中草藥品種近500個,擴大繁殖種植面積近1000畝。
近年來,博羅縣象山藥王谷中草藥種植基地與省中醫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惠州學院、羅浮山藥業、博羅先鋒藥業集團等高等院校、制藥企業開展合作,預計在3—5年內,園圃采集野外中草藥品種達800—1000個,基地種植規模達到5000畝以上,逐步將基地打造成為南藥種植資源保護中心,并通過中草藥種植發展當地中醫藥產業,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是關鍵。這需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農業結構。而發展特色農業就是一個重要舉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惠州通過實施市級扶持特色農業發展專項、市級荔枝龍眼現代產業體系等重點項目,創建特色農業示范區,實現了名優茶葉、優質水果、嶺南藥材等產業化的發展。
目前,該市的馬鈴薯、甜玉米、荔枝、梅菜等大宗農產品已形成一定規模化、產業化,逐步向品牌方向提質升級;福田菜心等特色小眾農產品優勢得以挖掘并打開市場。結合休閑觀光旅游、康養等需求引進的作物品種也得到推廣并獲得了較好經濟效益。
“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特色產業
區域性優勢特色產業,是指該產業在轄區具有特定資源條件和鮮明地域特征,產品具有品質特性和競爭能力,并具備一定的生產規模或產業基礎的產業。
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特色產業的可延伸性一般比較強,加工增值和經濟開發價值高,能夠發揮比較優勢,具備形成競爭力強、特色鮮明的“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格局,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記者了解到,惠州正在全市范圍內的鎮村開展農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發展情況摸底調查。
惠州農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主要遴選的產品類包括糧食、水果、蔬菜、花卉、茶葉、南藥、蠶桑等,要求縣域連片種植面積不少于2萬畝、鎮域連片種植面積不少于5000畝,村域連片種植面積不少于500畝的優勢作物。此外,也包括面積雖未達到以上要求、但具有惠州名特優新特色的農產品,如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眾特色農產品(如梅菜、福田菜心、茨菇等),以及具有開發前景的新作物品種(如中藥材等)。
上述負責人介紹,在此基礎上,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抓手發展特色產業,調整推出惠州的主導特色農產品并加快發展,確保特色效益農業面積穩定在210萬畝以上。
“在農業生產上做好‘特’字文章,做強富民興村產業。”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