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而生態美麗宜居的良好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獨特優勢與寶貴資源,事關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保護好鄉村的綠水青山與田園風光,保留好鄉村的獨特風貌與鄉愁記憶,是鄉村振興的當務之急。
改善鄉村人居環境,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鄉村振興,建設生態美麗宜居新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關系到億萬農民群眾的民生福祉。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鄉村自然生態環境資本的不斷保值、增值,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與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刻不容緩的任務。在生態美麗宜居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問題:一是鄉村垃圾圍村現象持續蔓延。由于鄉村缺乏基礎性、科學化、便民型的公共垃圾回收設施和管理機制,導致鄉村周邊出現了“白色垃圾污染帶”。二是鄉村無序改造破壞了鄉村的特色風貌。由于鄉村建設開發的盲目性和無序性,未能做到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導致鄉村原有的風貌與生態循環系統遭到破壞。三是村民人居環境整治與保護的“建設參與度”不高,使鄉村人居環境整治與保護缺乏持久的內生動力。部分鄉村地區由于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與保護未能有效調動村民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導致在生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進程中出現了“干部著急干、村民默默看”的不良狀態。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關鍵期與攻堅期。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與保護,既需要加大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宣傳與教育力度,更需要鄉村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和環保監管體制機制的建立健全。
生態美麗宜居的良好人居環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億萬農民群眾美好家園的底色。在推進生態美麗宜居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要著眼于現實困難,堅持生態惠民、美麗為民、宜居利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此,必須科學統籌推進鄉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化治理,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融合的新發展格局,增進億萬農民群眾*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要充分理解鄉村人居環境與農民生產方式的關聯度,實現鄉村生產生活清潔化、發展模式生態化及垃圾廢物資源化,避免不顧鄉村生產需要而單純改變農民生產生活環境的做法,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優勢,提供更多更好的綠色生態產品和服務,促進生態和經濟良性循環。
在這些進程中,必須特別重視充分釋放億萬農民群眾的主體性、創造性與建設性活力,使鄉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和保護“規劃由群眾共議、過程有群眾共建、成果使群眾共享”。與此同時,要正視我國廣大鄉村地區風俗習慣傳統不同、建設發展水平不齊、資源稟賦各異的現實狀況,根據各地區鄉村建設所處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有序推進,探索出一條綠色引領、生態優先、融合共生的美麗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