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購置補貼給農民帶來了哪些實惠?農機購置補貼的效果到底咋樣?眼下,新一年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拉開序幕,記者來到“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山東省諸城市,進行了實地采訪。
抓住時機“育龍頭”
去年花生收獲時節,諸城市相州鎮學究村村民惠培全的家里熱鬧起來,上門找他的都是想用他家的花生聯合收獲機收花生的附近村民。“離花生收獲還有半個多月時間,找我預訂花生收獲的就有200多畝地。咱前年買了這臺花生聯合收獲機,不到兩年下來,就收回了成本。”惠培全說。
惠培全是花生種植大戶,一直苦于花生收獲費工費力,加上國家有購置補貼,才下決心買了這臺花生聯合收獲機。沒想到,不僅自己收花生省力了,還增加了收入。
無獨有偶,百尺河鎮百興農機專業合作社這幾年也實現了大發展,現已擁有社員32人,大小各類機具153臺(套),固定資產總額600多萬元。“咱合作社具備了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能力,推行的‘一條龍’托管服務土地面積已突破1萬畝,去年實現經營服務收入390多萬元,創收140多萬元,社員戶均從合作社領取收益4萬多元。”合作社理事長王志海說:“國家的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給我們合作社帶來很大的收益,也讓合作社有了發展壯大的后勁。合作社今年還要添置大型的烘干設備,使合作社走上規模化、集約化、多功能化的發展路子。”
近年來,諸城抓住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多、力度大的機遇,大力培育農機服務龍頭,每年開展農機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專業化服務組織帶頭人等的集中培訓,大力提升跨區作業、訂單作業、托管服務、租賃經營等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目前,諸城已有農機合作社185家、農機大戶1850戶,培育了百興、富之道、永盛等100家具備較強全程機械化服務能力的農機合作社示范社。截至2017年底,諸城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到92%,農機總動力達到125萬千瓦,農機從業人員達10.9萬人。
政策驅動“補短板”
數據顯示,2017年諸城市財政撥出200萬元,對烘干機械購置戶每臺發放10萬元的專項補貼,當年全市烘干機械達到38臺(套)。諸城是糧食生產大縣,糧食烘干是“短板”,無人機飛防也是“短板”,通過政策引導,諸城2017年購置植保無人機24架,成立8個飛防植保作業隊,服務農作物及苗木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2017年,諸城嚴格落實國家購置補貼政策,共爭取國家補貼資金1700萬元,補貼各類機具710臺(套),受益農戶達到652戶。對示范項目、示范區購買的大型拖拉機、打捆機、糧食烘干機械等高端農機裝備優先補貼;對實施重點區域,適合主要農作物機械化作業的農機具優先補貼。
同時,諸城扶持整合全市農機生產企業、農機推廣機構等社會資源,以福田高端農機具廠等企業為重點,瞄準當前農業生產機械化瓶頸和農機研發短板,加快研發生產高效打捆機、糧食烘干設備生產線等緊缺機械,打造集生產、推廣、銷售、培訓于一體的農機服務商。
諸城市農機管理科科長孟凡聚介紹,在推進機械化發展進程中,諸城把推進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機化發展作為總抓手,用足用活政策,深入實施農機裝備優化升級、農機技術推廣、規模作業推進、農機服務主體培育、“智慧農機”建設、農機人才培育、農機安全生產保障、農機化公共服務提升八大工程,著力補足短板,推進農機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
創新模式“全托管”
前不久,記者見到諸城市永盛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鄭桂森時,他正在新建成的農機庫里,查看農機保養情況。“這個600多平方米的農機庫,解決了以往露天存放的大問題,農機保養更科學更有效,可以有效增加農機使用壽命。”鄭桂森對記者說。
鄭桂森是舜王街道南解留村人,前些年流轉村里數百畝地,建起一個家庭農場,并購置了10多臺(套)農機。同時,他看到多數農戶的農機除了自己耕種外,閑置時間較多,有效利用不足,便萌生了成立一家農機合作社的想法。2011年4月,他發起成立了“諸城市永盛農機合作社”,目前入社農戶已有112戶,入社農機60多臺(套),服務周邊30多個村莊的群眾。
近幾年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也調動了合作社社員購買大型農機的積極性。今年,永盛農機合作社利用國家補貼政策,新購小麥聯合收割機兩臺,大型拖拉機4臺,可享受補貼30萬元。合作社還計劃投資20萬元,購進糧食烘干設備,為農民提供從種到儲的全程化服務。
該合作社對農田進行“一條龍”托管,還解放了農村勞動力,讓農民有精力外出打工。舜王街道胡戈莊村村民高培華有10多畝土地,2016年起全部交給永盛農機合作社托管,自己專心在外打工,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