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重慶做強特色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重慶做強特色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農業網   時間:2018/8/5 10:01:00  來源:華龍網  閱讀數:422

  8月正是火龍果銷售的旺季。重慶萬州國家農業公園的火龍果種植基地里,雖然酷熱難耐,但一撥又一撥的游客前來摘果的興致不減,紫紅色的火龍果掛在枝頭,嬌艷誘人、香氣四溢,游客們采的采、摘的摘,還有的立即嘗鮮,大贊味道香甜,歡聲笑語間,個個感到不虛此行。

  火龍果成園區里的耀眼“明星”

  雖然是盛夏,但烈日照射下的火龍果種植基地愈顯生機和活力。8月2日上午,筆者來到萬州國家農業公園的甘寧鎮美盛園,看到一個個成熟的火龍果整齊排列在藤蔓上,園區內不少游人在興高采烈地摘果。炎熱的天氣里,還有這樣色澤鮮艷、味道清甜,讓人唇齒留香的火龍果,這些消暑的果子成了游客眼中的“明星”。

  “經過幾年的摸索,我們的紅心火龍果大面積投產,現在效益不錯,好日子終于有盼頭了!”看到火爆的銷售場景,基地負責人佘朝勇長長地舒了口氣。他對筆者介紹說,火龍果是熱帶水果,喜光耐陰、耐熱耐旱,因美味和豐富的營養,受到大家的追捧,市場銷售很好。“有沒有一種可能,將南方的這種水果引到萬州來?”美盛園及另一家專注水果種植的業主,經過市場調研和技術論證后,決定將這種熱帶水果從南方遷移到庫區來,將其發展成一種特色效益產業。

  “當時,我們沒想到引進會存在這么多技術難題,但幾年來,我們發揚吃螃蟹的精神,開展技術攻關,經過精心培植和潛心摸索,研究出了火龍果越冬的實用方法,成功破解了‘南果北移’的問題。”看到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果,佘朝勇喜不自禁。他告訴筆者,他們的火龍果目前不愁銷售,“沒上超市,也沒網上銷售,只是在朋友圈轉發,這么多年積累的銷售渠道基本上能滿足銷售需要,今天下午,我還要發給北京、河北等地的朋友客戶300到400公斤左右,好東西不愁銷!”

  在園區火龍果植株上,筆者看到有些火龍果旁還有小果、花、花蕾,佘朝勇興致勃勃地介紹說,這叫“四代同堂”,“你看,這株樹上既有花、又有成熟果實,還有花蕾和小青果,這不僅是花果同樹,更是‘四代同堂’。一朵花經過20多天的成長后就變成青色的果實,然后再逐漸轉成紫紅色,那便是一個成熟的火龍果,就可以供大家采摘了。”

  不要小看這“四代同堂”,它帶給業主巨大的效益。佘朝勇說,今年6月以來,他們已采摘了4批火龍果,從現在到明年春節,還可以采摘12批,“就像黃瓜一樣,摘了一批隔段時間又可摘一批,收獲接連不斷,可以說,火龍果是我種植的水果中效益*的”!

  特色水果不僅讓萬州國家農業公園充滿生機,還帶動綠色增收。美盛園和蕤闐兩個基地現在已經發展火龍果近300畝。美盛園基地里,為了實現月月可賞花、季季有鮮果的目標,基地還發展了李樹、梨樹、金橘、櫻桃等特色經果林,利潤可觀。

  玫瑰香橙在產業里“扛大旗”

  在這個夏日炎炎的季節里,火龍果在萬州國家農業公園里反客為主,成為游客喜愛的水果,但要說到萬州國家農業公園產業中真正的“老大”,還要首推既有實力又有一個好聽名字的水果——玫瑰香橙。

  走進甘寧鎮永勝村“四月紅”玫瑰香橙園內,雖然還沒到香橙成熟期,但可以看到,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在叢叢綠葉下,玫瑰香橙顯得可愛誘人。果園負責人朱文祥介紹說:“目前,我們園區已種植玫瑰香橙500余畝,建設冷藏庫1200立方米,全部采用綠色防控措施,是市農科院晚熟柑橘產量和品質提升關鍵技術集成示范基地。”

  柑橘歷來是萬州區的傳統特色水果。“柑橘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華中農大校長鄧秀新曾評價:“萬州以東、秭歸以西是中國*的晚熟柑橘基地。”在萬州國家農業公園,三峽庫區獨有的峽江氣候為晚熟柑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低溫無霜凍的冬季延長了果實的生長期,每年2-5月均能掛果,天氣漸暖后便“花果同樹”。

  區果樹站副站長汪小偉告訴筆者,經過近年來的大力發展,萬州區玫瑰香橙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在萬州國家農業公園內,已有西部農業、天奧農業等近40家玫瑰香橙農業企業,建成了“四月紅”這樣的標準化果園28個。“作為萬州農業*,玫瑰香橙在園區種植面積達6萬畝,已惠及果農5萬多戶,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和搖錢樹。”

  對于玫瑰香橙產業來說,*近還有好消息傳來,經過自主申報、資料審核和專家組評審等程序,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目前已批準萬州玫瑰香橙科技園區成為市級農業科技園區。

  萬州玫瑰香橙市級農業科技園區是以甘寧河兩岸玫瑰香橙基地為核心,以甘寧鎮和龍沙鎮柑橘產業為基地,依托國家農業公園建設基礎,輻射帶動周邊玫瑰香橙發展的市級農業科技園區。借助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玫瑰香橙產業已成為萬州國家農業公園內產業規模*、種植水平*、市場銷路*暢、綜合效益*、產業鏈條完整的龍頭產業。

  據業內人士介紹,萬州玫瑰香橙市級農業科技園區的成功創建,將進一步帶動特色產業、物流貯運、農業觀光和文化創意等產業的共同發展,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步伐,將成為萬州國家農業公園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

  構建“1+3”農業特色產業體系

  事實上,通過近年來的努力,萬州國家農業公園以玫瑰香橙產業為主導,已形成園區內綠色蔬菜、特色小水果、花卉苗木和名優水產等競相爭輝的局面,這為發展觀光體驗休閑農業,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二月初春,乍暖還寒,這是屬于青菜頭(榨菜主材)成熟的季節。在萬州國家農業公園內的青菜頭基地里,處處都是菜農采收的忙碌景象,菜地里躺著一袋袋裝滿了青菜頭的麻布紡織袋。據了解,今年園區內共種植青菜頭3萬多畝,平均畝產2500公斤,總產量7.5萬噸。

  近年來,萬州國家公園遵循“龍頭帶動,多元發展”的思路,加快構建新型經營主體聯基地、帶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青菜頭是萬州國家農業公園1+3產業體系重要內容,通過招引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改善貯藏、保鮮、烘干、清選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條件,促進了一、二產業深度融合。行之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了特色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僅形成了穩定的原料供給鏈,還帶動近10萬種植農戶戶均增收2000多元,增加了種植農戶的經濟收入。

  除了青菜頭,萬州國家農業公園內名優水產也是一道風景線。走在萬州國家農業公園的龍沙稻田蝦蟹養殖基地里,一塊塊碧綠的水稻田與村莊相映成趣,在這些稻田底生活著的蝦蟹與水稻形成了一種和諧的共生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品質,還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既保住了“米袋子”,又鼓起了“錢袋子”。

  2013年,龍沙鎮引進重慶漁樂園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著手探索稻蝦蟹混養模式,以此轉變蝦蟹養殖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經過幾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企業的帶領下,龍沙鎮成立了稻田蝦蟹種養殖股份合作社,為推廣稻田蝦蟹綜合種養模式發展特色效益水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目前合作社已在龍沙鎮的海螺村、巖口村建設了1000畝的稻蝦蟹基地,實現畝產綠色水稻700斤,蝦蟹130斤,畝產值可達近萬元。

  “七分山水三分田”,山地條件曾是制約農業產業發展的劣勢,但是,萬州農業公園面對傳統農業發展瓶頸尋求突破,瞄準效益轉型,利用山地優勢,發展特色產業、魚稻共作等現代農業,在“山坡地”“半分田”里做好增收文章,一座座“綠色銀行”,讓農民致富增加了新希望。

  萬州國家農業公園建設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萬州國家農業公園將遵循“主導引領,突出特色”原則,全力構建以玫瑰香橙為主導,綠色蔬菜、花卉苗木、名優水產為特色的“1+3”農業特色產業體系,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c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