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主辦,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承辦的2018年巴拿馬農業發展研修班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結業典禮。
此次研修班以“農業發展”為主題,13位來自巴拿馬政府、科研單位和企業的“80后”“90后”學員在中國開展了為期21天的學習考察。期間,學員們先在北京聽取了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并前往中國農業科學院觀摩考察,了解了中國有關農業政策、技術研發和推廣經驗,以及中國的產業扶貧政策和扶貧經驗與成就。
隨后,學員們奔赴廣東省的廣州、珠海、中山、江門等地,通過課堂講座、現場教學、參觀考察等方式,重點學習熱帶地區蔬菜、水果(香蕉和甘蔗)、水稻等栽培技術以及奶牛飼養技術,參觀了廣東現代農業發展成果,與廣東農業裝備、食品檢測專家直接對話,與同齡創業者、青年農民面對面交流,更好地了解了蓬勃發展的中國農業,以及中國與拉美國家等持續開展農業合作結出的累累碩果。學員們紛紛表示,培訓班課程安排合理,此行收獲很大,并希望今后能更深入地參與中國和巴拿馬農業方面的交流合作。
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主任童玉娥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農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學員們參觀學習的廣東省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集中體現了中國近40年來農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績。然而,中國有不少地方還面臨著農業落后、農民貧困、農村凋零的挑戰,因此,中國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探索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三農”問題的挑戰具有普遍性,通過研修班這樣的對話平臺,中國希望能夠與巴拿馬等其他發展中國家共享中國農業發展經驗,共同探討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難題,共同尋求農業發展進步的鑰匙。這是研修班舉辦的初衷,也是中國政府一貫秉承的親誠惠容原則的體現。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陳東表示,當前,廣東正致力于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加速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東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需要包括巴拿馬在內的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積極參與。巴拿馬與廣東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兩地農業既有相似性也有互補性,未來的合作空間和發展潛力巨大。希望在中巴兩國建交滿一周年之際,借此次巴拿馬農業發展研修班*參訪廣州的契機,進一步加強廣東與巴拿馬的農業交流合作,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通過人員互訪、農業科技合作、農產品貿易、農業投資項目等,分享雙方農業發展經驗,開展具體和富有成效的合作,促進雙方共同繁榮發展。
2017年6月,中國與巴拿馬正式建交。據了解,建交一年來,中巴雙方高層頻繁互動,取得跨越式和全方位的外交成就,目前中巴自貿協定正在討論制定當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