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太倉市城廂鎮政府、蘇州金倉湖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利用各自優勢資源,共同建立了“太倉秸稈飼料化產業研究院”。接下來,研究院將打造秸稈飼料化試驗示范及成果轉化基地。
太倉秸稈飼料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錢勇研究員介紹,秸稈“飼料化利用”是解決廢棄秸稈對環境危害和南方農區牛羊粗飼料嚴重短缺問題的既經濟又高效的途徑。自2013年以來,雙方進行了羊場設計建設、肉羊飼養、秸稈綜合利用、全混合日糧中心建立等方面的工作,組建了湖羊優良繁育基礎群2000多只,并已經初步形成了9個基于微貯稻草的牛羊飼料產品。金倉湖公司近年來結合太倉東林合作農場和太倉市3萬畝水稻園區逐步形成的“稻—羊—肥”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將為產業研究院的運營打下良好基礎。
一般1畝水稻會留下秸稈1000公斤,生產1包秸稈飼料,需要消耗500公斤的水稻秸稈,500公斤的玉米、豆粕、豆腐渣等,因此,生產2包秸稈飼料,就相當于消耗了1畝地的水稻秸稈——也就是說,令人頭疼的水稻秸稈有了更好的去處,并產生更高的應用價值。太倉市農委副主任馮瑞興介紹,太倉市年產水稻秸稈近10萬噸,目前金倉湖公司可消耗市內3萬噸的水稻秸稈,隨著金倉湖公司二期年產8萬噸秸稈飼料生產設備的竣工投產,1年可消耗太倉地區水稻秸稈近4萬噸。
太倉市城廂鎮黨委書記徐洪明表示,研究院成立后,將廣泛開展農區秸稈、糟渣等非糧飼料資源收集與營養價值評定,拓展粗飼料來源,以及基于秸稈等非糧飼料資源的牛羊等反芻動物日糧配方設計等項目,探索基于秸稈資源利用的具有江蘇農區特色的牛羊現代生產新技術和新模式創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