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福建武平好生態撐起振興夢(圖)
福建武平好生態撐起振興夢(圖)
農業網   時間:2018/8/8 14:47:00  來源:福建日報  閱讀數:500

林下靈芝

  在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的林下靈芝基地,朵朵靈芝長勢喜人。“5月種下,馬上就能收獲了,一畝純收入有7000多元。”龍巖市林業局派駐捷文村*書記陳霞青看著滿山的靈芝,滿臉的期待與喜悅。

  利用好生態,打好環境牌,充分發揮綠水青山優勢,是武平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著力點。

  林下經濟 引出致富路

  捷文村共有164戶人家,人均擁有森林面積46.2畝。“今年我們繼續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管護好、經營好綠色山林,發展好林下經濟,積極做好‘林’文章。”捷文村黨支部書記李財林說。

  李廣軍是捷文村*早發展林下經濟的林農。2014年,他辦起了家庭農場,種植各類果樹,林下養殖雞鴨,收入逐年翻番,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在他的帶領下,村里的林農們紛紛發展起了林下經濟,去年,51戶林農聯合成立了合作社,抱團壯大。

  今年,李廣軍想出了新的發展路子——林下種靈芝。“我們這山林多,生態又好,種靈芝非常適合。”年初,由他帶頭,合作社里的4個社員投入近百萬元,建立興林靈芝基地,種下100多畝靈芝。

  如今,正到了收獲靈芝的季節。“市場反應很好,很暢銷,有的都沒等曬干就被人訂走了。”李廣軍笑著說,按現在的市價,一畝純收益有1萬多元,不僅回了本,而且還能賺不少。此外,基地還帶動了7戶困難戶,以勞動投入的方式,每戶擁有一畝靈芝。

  “剛開始種靈芝時,其他社員們還抱著懷疑態度,現在我們帶頭,用實實在在的收入說服他們一起干。”未來,李廣軍的靈芝基地還將擴大300畝的規模。

  村里還引進企業打造了另一個靈芝基地,目前已完成種植200多畝,該項目也成為競爭性扶貧項目之一,帶動6戶貧困戶增收。

  謝春榮就是參與這個扶貧項目的貧困戶之一。謝春榮家因病致貧,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先后開始了養蜂、種植草珊瑚和臍橙,生活逐漸改善。今年,他又參與了靈芝和黃金果種植兩個扶貧項目。“今年靈芝有至少8000元收入,黃金果也有幾千元,明年臍橙和草珊瑚也開始有收益。”好日子可期,謝春榮也露出了笑容。

  鄉村旅游 全村奔小康

  今年,捷文村被確定為武平縣鄉村振興縣級示范點,為早日把藍圖變成現實,村“兩委”已發動全體村民投身鄉村振興行動。

  改變從村頭開始,林改廣場項目工地上一片熱火朝天景象,工人們正在鋪設地磚。“這里將充分挖掘捷文作為全國林改策源地的文化內涵,結合鄉村旅游,建設集森林步道入口引導區、林改文化展示區、游客集散區、生態停車場區于一體的捷文鄉村‘會客廳’。”陳霞青介紹道。

  與此同時,1.1公里長的旅游循環公路擴建項目已完成路基工程;100多畝流轉土地已平整完畢,準備對接投資企業,搭建大棚種植紅掌、富貴籽等花卉;核心區綠化美化工程已經完成、20畝荷花池景觀項目完成種植……

  如今,捷文村核心區域建設已初見成效,特色產業初具雛形。陳霞青告訴記者,這些特色產業不僅能讓村民們增收,村集體收入也能穩步增長,“村集體有了收入,才能為村子的持續性發展提供保障,按照計劃,到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要突破50萬元”。

  通過“一景、兩帶、三基地”的規劃布局,捷文村計劃通過三年努力打造成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遠近聞名的改革村、小康村、富裕村,全國有名、全省全市有位的鄉村振興戰略示范點。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y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