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普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一說起稻米,景谷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勐班鄉優質米。隨著稻米收獲季節的到來,勐班鄉田間地頭處處呈現出一派繁忙收獲的景象。
這兩天,勐班村暖崗上二組村民楊忠有家忙著請人幫收割稻谷。楊忠有欣喜地說:“收割機在田里來回一趟,就可以收獲15袋稻米,我家這塊田有5.2畝,以往收割稻米時,十五、六個人要早早地下田,到晚上才能收割完畢,現在有了收割機,一個小時就可以收割完畢。以前的稻田不像現在這樣規整,不好放水,道路也不通,一年到頭犁田壩地打谷子都是人工,收獲甚微……”談起以前種田和現在種田楊忠有感觸頗多。
楊忠有告訴我們,今年家里種植的稻米已經被商家預定了,收回去就可以賣給大米加工廠,2.6元一公斤,不愁銷路,價格也好。“我們農民的日子真是越來越好過。”
普洱景谷農業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邱世鋼介紹,通過測產,楊忠有家畝產稻米在852.7公斤,比去年多出150公斤左右,算得上高產。
“勐班鄉水稻種植戶畝產提高,得益于云南省農科院與景谷縣人民政府‘院縣’合作水稻優質高產示范項目的支撐。”省農科院糧作所研究員蘇振喜說:“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與景谷縣委、縣政府簽訂了‘院縣’扶貧合作戰略,勐班鄉是景谷優質稻米區,院里選取了兩個優質稻米品種進行示范種植,在去年100畝示范的基礎上,今年推廣到了3800畝。除送谷種外,在技術方面,省農科院技術專家全程跟蹤指導。“有了今年的成功試驗示范,下一步,我們要把優質稻米種植推廣到上萬畝,打造勐班米品牌。”
普洱勐班村東紅村民小組村民劉元安種了一輩子的田,從當初只種自家的田到現在租下別人家的田來耕種,他對田地有著深厚的感情。今年他家種植了90多畝稻米,預計收入可達10多萬元,加上烤煙等經濟作物,年毛收入在20萬元左右。
規模化種植的背后,是普洱景谷近10年來對中低產田改造的大力投入。據了解,從2008年到2017年,景谷各鄉(鎮)共有30.14萬畝中低產田得到改造,總投資3.79億元,真正實現了旱能灌、澇能排、田成方、路成網,為調整產業結構、方便百姓種田打下了堅實基礎。
“景谷依托糧食作物高產創建等項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糧食單產和總產逐年提高,從90年代的糧食總產量12萬噸,發展到2017年的18.6萬噸,良種覆蓋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今后,景谷將通過推廣優質稻米,打造景谷優質稻米品牌,提高產值增加農戶收入,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對今后的發展,邱世鋼充滿信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