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保險托底,我就能放心養牛了。”58歲的河北省隆化縣山灣鄉北溝村1組貧困戶徐景明站在牛圈邊說。老兩口現在養的10頭牛,全部參加了肉牛保險,3200元的保費,自己只出了640元,剩下的2560元則由政府承擔。
更讓徐景明高興的是,他苦于缺錢不能多養牛的煩惱也靠保險給解決了。今年6月29日他成功申請到保險公司5萬元“險資直投”貸款,多養5頭牛的愿望實現了,靠養牛脫貧的日子也不遠了。
為徐景明養牛脫貧增收解除后顧之憂的是中國人保財險公司和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聯合在隆化縣試點的“聯辦共保”和“險資直投”扶貧新模式。
去年,農業農村部召開環京津農業扶貧對接會,草牧業增收脫貧行動作為推進產業*扶貧的八大行動之一,對推動實施環京津農業扶貧共同行動具有重要作用。
“環京津貧困地區位于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重要區域,一頭連著農區、一頭連著牧區,具有農牧兩種生產資源,發展草牧業是脫貧摘帽的重要突破口。”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副司長孔亮說。2017年,中央財政安排河北省環京津貧困地區草牧業發展項目資金共計5.26億元,共帶動28個縣2.57萬戶貧困群眾實現脫貧增收,但是融資難一直困擾著畜牧扶貧項目的順利推進。
“通過產業扶貧工作的探索實踐與思考,我們深切地感到,除了充分發揮好國家扶貧政策項目主力軍的作用,有效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形成‘組團式扶貧’的合力,才能更全面持續地推進產業扶貧。而金融保險資本的介入,能夠起到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孔亮說。
為撬動社會資本參與產業扶貧,支持環京津地區草牧業發展,率先探索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經驗,2017年12月初,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與中國人保財險公司,就畜牧業保險新產品和險資直投支持畜牧業扶貧新模式達成共識,將環京津28個貧困縣作為雙方合作的重點推進區域,優先選擇了豐寧、隆化兩縣作為試點區域,雙方共同組建調研團隊,很快拿出了豐寧的“肉牛+政融保”和隆化的“險資直投+聯辦共保”*扶貧模式。
“肉牛產業作為隆化縣*主導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此次試點開展‘險資直投’和‘聯辦共保’業務,讓貧困戶在保險護航下增強了自力更生實現脫貧的能力。”隆化縣委常委、副縣長、農業農村部掛職干部田雙喜說。“聯辦共保”采取“基本+補充”的方式對全縣肉牛投保,其中“基本”部分由縣財政統保,保費和保額為總保額的80%;“補充”部分由參保對象自愿選擇,保費和保額為總保額的20%。保險公司對全縣存欄肉牛予以承保,目前已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死亡肉牛進行了現場勘驗,進入理賠階段,預計賠款221萬元,為貧困戶養牛構筑了*后一道防線。
“險資直投”則重點扶持肉牛養殖以及后續配套的深加工。田雙喜介紹,縣擔保服務中心與人保財險設立風險金共管賬戶,縣政府首期注入風險金1000萬元,人保財險按照1∶10的比例進行貸款融資,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不超過10萬元,養殖大戶每戶不超過30萬元,市級以下養牛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超過100萬元,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超過300萬元。為了加快脫貧攻堅步伐,縣政府參照省內“政銀企戶保”模式,對*帶動貧困戶、符合條件的融資對象實行全額貼息,貧困戶個人貸款同樣實行全額貼息。
“為確保險資直投模式在隆化試點成功,在設計融資額度、融資成本、融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環節,緊密結合肉牛的生產流程實際,大大降低了養殖戶的融資成本,激發了貧困戶養牛的內生動力,促進了保險扶貧模式在環京津貧困地區落地生根。”人保財險總公司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齊若冰說。
隆化縣郭家屯鎮漠河溝村順航種養殖合作社養著168頭肉牛,理事長李樹坡已經經營了8年,合作社建有能養300頭牛的圈舍。這兩年養牛的效益好,李樹坡一直想多買點牛來養,可是合作社賬上沒有多余的資金,也擔心養牛出現意外死亡得不償失,合作社的養殖能力和帶動能力一直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縣里試點“融資+保險”后,合作社的肉牛全部投保肉牛保險,保費總額5.96萬元,合作社實際只花1192元,保額卻達到119.2萬元。
“才花1192元就能給現在合作社的168頭肉牛全都上保險,能不劃算嗎?”李樹坡說,養牛戶*怕的就是牛生病或者因其他意外原因死亡,貧困戶更是經不起,現在保險扶貧模式打消了這些顧慮。特別是投保后合作社又申請到了“險資直投”貸款100萬元,今年購進80頭肉牛的想法可以落實了,養牛的底氣更足了。好政策能看見好收益,周圍的貧困戶也開始在政府的扶持下養牛了。目前,合作社已與10戶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戶一起脫貧增收。
“豐寧縣是京津冀水源涵養核心區,發展草食畜牧業能夠實現產業發展、群眾脫貧增收和生態保護共生。”豐寧縣委常委、副縣長、農業農村部掛職干部李文合說。豐寧縣把肉牛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的扶貧產業,加大扶持力度,持續推動。目前全縣存欄肉牛已達12.2萬頭,但同樣受到資金短缺困擾,發展肉牛帶動貧困戶脫貧的動力不足。開展“肉牛+政融保”試點以來,養殖戶融資的積極性極大提高了。
在豐寧縣蘇家店鄉蘇家店村,記者了解到,村里開展貧困戶融資試點,成立了肉牛養殖合作社,貧困戶可自建或者聯建簡易牛舍,縣里按照政策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的補貼。牛舍建好后,采取聯戶共保或者企業擔保的形式,每個貧困戶可融資5萬元,以“兩頭帶犢母牛+兩頭柴牛”的方式購牛養殖,當年可實現收入3000多元。
“‘融資+保險’支持產業扶貧的模式,聚焦扶貧產業融資難、融資期限和生產周期不匹配的問題,兜住了養殖戶的意外風險,讓貧困群眾輕裝上陣、脫貧致富。”中國人保財險河北省分公司總經理張金海展示了兩個試點縣的成績單。目前,隆化縣13.1萬頭肉牛已經得到了7.46億元的風險保障資金,豐寧縣“肉牛+政融保”扶持模式正在快速推進。截至7月20日,兩縣已累計落實險資直投草牧業發展資金6225萬元,涉及企業和養殖場戶83個。
人保財險公司農村保險事業部/保險扶貧事業部負責人張海軍說,中國人保財險公司作為原保監會批準的*可以險資直投的保險公司,近年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投身保險扶貧事業中,開創性實施了政融保、扶貧保、助農保、惠農保等八大扶貧模式,在全國特別是豐寧、隆化等環京津貧困地區探索出保險與扶貧、保險與借貸相結合的成功經驗,必將有助于金融保險行業更好地參與產業扶貧事業。
在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和中國人保財險公司共同舉辦的保險扶貧暨環京津貧困地區金融支持草牧業發展座談會上,河北省農業廳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顧傳學充分肯定了豐寧和隆化的試點工作。他表示,聯辦共保和險資直投業務為貧困地區草食畜牧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相信隨著試點工作的不斷深入,環京津28個縣的貧困戶將在“保險+融資”的助力下,依托自然區位優勢,通過發展養殖業真正實現增收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