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的發展勢不可擋,農業作為傳統行業,更應該借助網絡直播這個方法,讓農產品以更直觀、更簡單的形式走向市場。直播的意義在于通過這種為網友直觀展現產品、與網友即時互動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自家的產品,從而帶動銷量。因此,對于直播來說,當然是看的人越多越好。*簡單的方法莫過于發動 “名人效應”。
比如某電商平臺 “村紅直播找土貨”,通過草根網紅直播賣土貨,開播當天,超過10萬名網友在線觀看,開播前5秒,土雞蛋銷售4萬枚。全天27種農產品全部售罄,土雞蛋創造了30萬枚的銷售“神話”,農產品總銷售額達到65萬元。直播后一周時間,銷售各類農產品5萬余單,銷售額達到200多萬元。
還有,前一段時間,一則《黨委書記視頻直播賣櫻桃》的主播——山東省棲霞市西城鎮黨委書記徐海勇廣為人知。徐海勇推介了棲霞大櫻桃及當地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數萬網友被棲霞大櫻桃圈粉了。
如何推薦自家的產品?個人演講,與觀眾互動,或者直播產品采摘的過程等,只要能夠突出產品特點就行。比如個人演講可以講產品的起源故事,也可以講產品種植技術;與觀眾互動,可以現場邀請路人、游客參與到直播當中,給出評價。一般來講,這幾種方式融合起來效果*。
去年,湖南寧鄉縣巷子口鎮黃鶴村平里黃桃基地,組織了一場銷售黃桃的直播,直播期間主播不斷與粉絲互動,并組織參與豐富多彩的互動游戲。通過現場采摘與品嘗,帶領粉絲了解狀元黃桃、了解當地文化,從而產生購買欲望。*內,當地黃桃發貨7000多件。
另外,要注意做好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發貨高峰。在江蘇連云港大興莊村,全村都在開網店,賣海鮮,商家專門從事網絡銷售海鮮生意,筆者看到,一場直播旁邊就是忙碌的客服,一個客服員手里同時操作7部手機,嚴陣以待。發貨慢的確是很多網友給網店差評的理由。除了自家接單、發貨要跟得上,合作的物流企業也要“給力”,別讓物流壞了口碑。去年,江蘇對10家快遞企業發出了警示,送貨慢就是理由之一。直播只是*步,讓產品安全到達消費者手中才行。
總的來說,網絡直播的形式能夠為農產品打開銷路,但是要想直播獲得好的效果,準備和操作的過程也是復雜的。從選人,到場景、流程設計,再到客服和售后,比單純開設網店的工作要復雜和精細得多。所以,要提早計劃,精心準備,才能讓直播獲得好的效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