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下,鄉村建設正如火如荼展開,以往較少受到關注的鄉村設計,成為近年來*火爆的設計實踐活動,廣大設計人員帶著理想情懷、設計技能走入鄉間,通過設計服務于鄉村振興和發展。
設計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鄉村振興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重要性,鄉村設計不僅僅需要理想和情懷,還需要腳踏實地的觀念和態度,深入鄉村,融入當地,做出切合當地實際發展需要的適宜設計。
深研文化語境
設計下鄉要求設計人員經常走進鄉村現場,不帶過多先念之見,在現實境遇中深入體驗與感知,了解當地的資源稟賦、環境特性、文化遺產、發展潛質以及生產、生活方式等,提出合乎地域特色和當地發展規律的設計構思,與政府、村民和實施主體共同探討可行的建設計劃,并在后續實施過程中不斷深化、完善并指導建設,通過一系列在地性的概念生成、設計構思、實施操作達到可持續發展的鄉村建設目標。因此,設計下鄉,不是僅僅把設計帶到鄉村,而是強調鄉村設計是一種在地性實踐,也許叫設計“在”鄉更貼切些。
鄉村設計,首先要對設計與改造對象進行深入研究,既包含下鄉前的歷史資料和現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也包括在駐村現場進行細致的入戶調查、訪談、測繪、記錄等工作。通過分析梳理調研信息,為村莊發展做出總體策劃,制定需要保護、改造、傳承、發展的不同項目和各種策略。貴州板萬村的改造,便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板萬村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丫他鎮,村民大都是布依族。在城市化大潮沖擊下,板萬村日益呈現衰退面貌,很多村民搬離世代居住的地方,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問題嚴重,亟待通過改造重新煥發活力。
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板萬村,雖然經濟上、物質上貧乏,村里卻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除了大量的傳統民居之外,還有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布依戲、八音坐唱等都是*非遺保護項目,織布、刺繡、釀酒都是村民習以為常的生活技能,木作、壘石、夯土、制陶也是大多中老年村民擁有的建設家園的營造手藝。這些地域文化要素,確定了對板萬村的改造,在設計上必須采用物質與非物質層面并進的觀念和策略進行更新。
純化鄉村景觀
對板萬村的改造,首先強調其公共空間系統的梳理:一是原生態地保留了以山神廟為中心的祭祀空間,使敬先祭祖的傳統得以延續;二是通過修建涼亭、改造大食堂、建設小廣場,豐富鄉村生活空間,增進村民日常交往;三是通過完善小學功能,改造村委會,新建布依文化傳習所、戲臺、風雨橋,改建土陶窯,構建鄉村文化空間,豐富鄉村文化生活。系統性的公共空間,為鄉村民俗、禮儀、節慶等文化活動提供了適宜場所,通過公共性活動,和諧人際關系,增強集體意識。
對板萬村的改造,同時強調新舊建筑風貌相協調。占全村1/3的新建建筑,帶著城市邊緣地帶野蠻生長的低俗形象,無論體量、風格都與傳統鄉村景觀格格不入。設計中,通過采用傳統材料、結構形式,結合現代新技術和新工藝,在對原住戶*小影響前提下,恢復了比較和諧的鄉村風貌,增建的坡屋頂為住戶增加了更多使用空間,裸磚外墻的抹泥做法既與原來夯土材料相協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的物理性能。對占絕大多數數量的傳統吊腳樓,首先進行了結構扶正和加固,外墻依舊保留了原來的夯土做法,對破損殘毀處予以原工藝修復,立面板壁則遵循原有風貌修整完善。景觀風貌協調的營建工作盡量聘請當地村民,既是為了讓他們通過建設自己家鄉獲得收入,更希望他們通過重拾傳統營造技藝,樹立對所持有的傳統營造技藝的信心,在當前鄉村建設中更多地發揮作用。同時,因為是建設自己的村寨,帶著感情的工作勢必會取得更好的建造效果。
純化鄉村景觀風貌的設計,不僅僅體現在民居和一些小體量公共建筑的改造,對于鄉村傳統建筑形態的尊重,也體現在如小學這樣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公共建筑的創新性形式設計,使得整體鄉村景觀風貌呈現出統一中的變化、純化中的創新。
設計尤其強調建筑景觀改造與振興鄉村的傳統工藝和活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努力相融合——利用閑置民居改造為錦繡坊,為村民提供織布染布刺繡的生產、展示、銷售和傳習場地;新建布依文化傳習所和風雨橋、修整戲臺等,供布依戲、八音坐唱、啞面戲、浪哨等非遺演出活動使用;小學改建中增建了布依文化鄉土教室,提供小學生學習和外來游客了解布依族文化的空間;土陶窯的改建,既恢復了傳統制陶工藝,也為回鄉大學生創業提供條件;釀酒坊的改造,將傳統工藝的生產性保護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這些改造舉措,將鼓勵村民在生產生活中保護和傳承他們擁有的傳統技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揮非遺扶貧作用。
互生發展動能
鄉村設計需要引導村民改變以往生活陋習,建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質。鄉村民居的特點是生產與生活融為一體,隨著生產生活形態改變,傳統的居住模式已很難滿足現代生產生活需要。
板萬村的民居是典型的木構吊腳樓,架空層養牲畜,地面層住人,閣樓層晾曬和存放糧食和雜物,沒有廚房和衛生間,功能混雜,互相干擾。改造設計選擇部分新、老民居,對其內部空間進行改造示范,希望引導村民在以后的改造中既兼顧生產與生活相融合的傳統需要,又滿足對更加現代舒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比如釀酒人家的改造,架空層置換為發酵和儲存空間,在保留火塘等生活和儀式性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將原來的灶臺、火塘間與中堂、臥室等生活空間做了分割,居住部分加建現代化廚房和衛生間,使得釀酒(生產)空間與居住(生活)空間既方便聯系,又互不影響。新建民居的內部空間,通過合理利用層高,增加家具和儲物空間,引導村民改變以往亂堆亂放的陋習,強化中堂精神性、儀式性空間,讓鄉風文明建設從家居空間的改造中得到提升。
鄉村設計實踐,對于設計者與村民而言,都是一種全新的認知與體驗。與城市里的設計實踐有所不同,鄉村設計面對的往往是一些具體的個人、具體的家庭、具體的族群,每一個小的項目都有具體的特性和不同的要求。設計過程需要的是對鄉村生活的感受、對鄉土文化的體驗、對村民主體的認知,這必須在現場親歷、與村民互動才能獲得。因此,對于鄉村建設,我們必須懷有謙卑之心——對傳統的謙卑、對生活的謙卑、對環境的謙卑,不是用*“上帝之手”去建設一切,而是應該在尊重鄉村自然的前提下,親手與村民們共同添磚加瓦。不預設先驗的宏大敘事,在親歷過程中學習與實踐,是建筑師對于鄉村設計應持有的態度。
鄉村設計是一個在地性的系統工程,它并不局限于審美范疇上的鄉村景觀風貌營造,也不僅僅關注物質性空間存續、保護與修復,它還是鄉村空間關系的適應更新,是鄉村人際關系的織補彌合,是鄉土文化的激活再生。改造要在鄉村精神性、文化傳承上下足功夫,所呈現的物質性空間的變化,應該適應當地特定的風土人情、民俗禮儀和生存狀態,反映族群繁衍與人際交往中形成的和諧文化生態,這些將激活并提升鄉村的整體文化價值,為傳統價值精神存續于當代鄉村生活提出創造性的途徑。
當然,鄉村設計指引下的村落改造更新只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持續的運行和經營相對于具體的建設,更為重要。板萬村改造以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級文化部門的幫扶下,設計團隊通過幫助村里繡娘集體到發達地區參加*非遺傳承人群研培、組織傳統技藝扶貧現場研討、舉辦鄉村藝術活動、幫助村民建立與外界更多聯系等方式,加強村民自我發展的信心,促進內生發展動力的增長。目前,板萬村已開始走出凋敝狀態而出現良性發展端倪,民宿、餐廳相繼開設起來,織布刺繡開始形成合作化機制,基于家庭機制的生產活動活躍起來,外來游客漸漸多起來,各種夏令營活動也紛至沓來,民俗活動和非遺展演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見人、見物、見生活,是鄉村振興的應有面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