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河南:大棚是“課堂”教出“菜把式”
河南:大棚是“課堂”教出“菜把式”
農業網   時間:2018/8/13 9:55:00  來源:大河網  閱讀數:443

  “給錢給物,不如給技術。”昨天,記者在大宋莊村走訪時,幾位已脫貧的村民扳著指頭算了一筆賬:“科學種菜,自己在大棚里學會了;然后自己建個大棚,一年收入一兩萬,三五年下來,就致富奔小康了。”

  流轉來300畝土地建起149座大棚

  劉莊,是新蔡縣磚店鎮大宋莊村的一個自然村。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劉莊自然村,見村頭田野里,高標準蔬菜大棚一座連一座,一眼望不到邊。

  “流轉了300畝土地,一共建了149座大棚。”磚店鎮黨委書記管健介紹:鎮黨委、政府以誠招商,引來大型現代農業企業——未來公司在這里建起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旨在使其成為當地鄉親學種菜的“農業大學”。

  “每畝土地,每年租金1200元,比村民自己種地收入高多了;大棚里,有80多名當地村民在那兒務工,每人月工資2200元。”管健書記說:這是看得見的效益,更大的作用是“借雞生蛋”,讓它發揮“孵化”功能。

  給每個貧困戶辟出二分地跟著學種菜

  大宋莊村的這一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背靠”未來公司雄厚的蔬菜種植技術支撐,種植出來的蔬菜是高標準、無公害農產品,除供應當地市場外,遠銷上海、廣州等地。

  “大棚是‘課堂’,把貧困戶都‘牽扯’了進去。”大宋莊村村支書栗運喜說,針對貧困戶,合作社實行“五統一”:一是統一提供大棚;只要是磚店鎮的貧困戶,只要愿意來大棚里跟著學種菜,給每戶在大棚里免費辟出二分地。二是統一提供優質種苗和施肥;在大棚里種啥菜,啥時種,施啥肥,咋施肥,合作社的專家說了算。三是統一技術指導和培訓;大棚里每天有技術人員巡回指導,棚里種菜的貧困戶有啥不明白的隨時可當場咨詢;十天半月由技術人員對他們集中培訓*。四是統一種植規程;大棚里蔬菜種植和管理,貧困戶跟著合作社走,尊重科學。五是統一回收銷售;貧困戶在自己的二分大棚里種出的蔬菜,鼓勵其到當地市場上自己銷售;賣不掉的,合作社以市場價格全部回收。

  “五統一”是為了把貧困戶打造成會科學種菜的現代‘菜把式’。”管健介紹:貧困戶掌握了科學種菜技術,便掌握了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支持大棚“畢業的”自己建棚闖市場

  “下個月,我們村12戶在合作社大棚里學種菜的就該‘畢業了’。”大宋莊村村支書栗運喜解釋,大棚是“課堂”,“學期”一年,即頭一年的9月到來年9月。

  “村里的王漢中、李光輝、王心平、王百旺4戶還沒‘畢業’,已向村里遞交了小額貸款申請,準備自建大棚。”栗運喜說:“學會了種菜技術,就讓技術發揮作用,鎮里對他們的想法很支持。”

  昨天上午11時記者來到被稱作“課堂”的大棚。在大棚外喊一聲“王漢中大叔!”兩米多高的辣椒地里鉆出一位老漢。

  “辣椒這么高!”記者吃了一驚。“都是這么高!”王漢中老漢指指棚里其他農戶自己種植的二分菜地。

  “在這兒一年下來,天天有師傅教,俺學會了科學種植西紅柿、番茄和辣椒。”說著,王老漢從籃里掂出一個剛摘的辣椒:“每個辣椒平均二兩重;二分地400株,每株產辣椒7斤左右;二分大棚,僅種辣椒一項就能賣四五千塊!”

  “今年秋天貸款下來了,俺建一個一畝的大棚,一年種菜下來純收入至少一兩萬!”王老漢對未來充滿了自信。

  “貧困戶在棚里學會了種菜技術,‘畢業后’自己建大棚,自己種菜闖市場,鎮黨委、政府鼎力支持和扶持。”磚店鎮黨委書記管健說:“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大棚孵化出來的現代‘菜把式’,也許就是未來的持續增收致富帶頭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