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產權不明晰、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涉農貸款風險大是阻礙金融資本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主要因素。四川省成都市在開展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中,堅持問題導向,在全面完成農村產權確權頒證基礎上,創立“農貸通”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以此為核心,逐步構建農村金融生態圈,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后一公里”。
一、主要做法
2016年以來,成都市按照“一個平臺、三級管理、市縣互動”思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農村產權、農業政策、農村金融等各類資源,搭建起了集農業政策咨詢、產權流轉服務、融資供需對接、金融風險分擔、信用信息共享等多功能于一體、線上線下結合的農村“政保銀企”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農貸通”。并同步在組織架構、融資貸款、企業信用信息征集、風險分擔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著力打造農村金融綜合服務體系。
一是構建完善的組織體系。市上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負責“農貸通”平臺建設的組織領導,跟蹤掌握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問題,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聯席會議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總召集人,市政府協調處理農業農村工作副秘書長為副召集人,市農委、發改委、財政局、國土局、房管局、水務局、金融工作局、人行成都營管部、金控集團、農發投資公司等市級有關部門和單位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市農委。相關區(市)縣也建立了相應的工作制度,推動轄區內“農貸通”平臺建設。
二是構建統一的線上線下平臺。“農貸通”線上系統具備涉農政策發布、數據匯集、報表統計展示、融資對接入口、貸款在線審批等核心功能。金融機構可自主在該平臺上發布推廣涉農金融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注冊后,可通過平臺網站或手機APP填報農業項目情況和資金需求信息。線下系統按照農村金融、農村產權交易、農村電商“三站合一”模式,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一套硬件設施、一站式服務”,在全市鄉鎮科學規劃282個鄉鎮金融綜合服務中心和2710個村級金融綜合服務站。鄉鎮農村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承擔農村產權流轉處置、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金融貸款和保險等供需信息匯集、融資審核相關職責。村級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設有便民取款設備,并聘請金融聯絡員負責產權交易登記、農產品信息發布及貸款信息收集,農民足不出村即可辦理信息采集、融資對接、小額支付、跨行轉賬、便民繳費、農村電商等多項業務。
三是集成優惠政策聚集金融機構。成都市政府設立了總規模超過1.6億元的“農貸通”風險補償資金,專門用于通過“農貸通”平臺受理涉農貸款金融機構的風險分擔,降低金融機構風險。通過整合人民銀行的再貸款資金(約8億元)、再貼現資金、政策性擔保資金、投資資金,引導金融機構通過“農貸通”平臺開展金融下鄉支農,目前已吸引成都農商銀行等17家銀行機構和錦泰財產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保險公司進入“農貸通”平臺。
二、主要創新
一是用科技手段創新金融支農平臺。“農貸通”金融服務平臺把科技成果應用于農村金融領域,直接用科技的手段促進農村金融發展的跨越式變革。這一模式打破了城鄉金融二元分割的格局,用“互聯網+金融”的方式,全面收集開發農村信用信息大數據,破解了金融下鄉成本高、信息獲取難的關鍵性問題,開啟了金融下鄉支農新路。
二是建立一站式融資實現機制。依托“農貸通”網絡系統,搭建政銀企對接服務平臺。對經營主體的貸款申請,由金融機構依據信用信息提出受理意見,農業部門提出是否符合產業發展、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等方面政策的審核意見,金融機構根據受理和政策審核意見提出綜合融資方案,指導經營主體完成融資。此外,“農貸通”金融服務平臺還提供數十種創新性金融產品以及電商、產權交易、收儲、擔保、評估、仲裁等機構的金融配套服務,促進了“政銀保企”充分對接,暢通了涉農融資渠道。
三是設立多層次的風險分擔機制。一是以行政村為單位建設村級金融綜合服務站,充分發揮村“兩委”對本地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引導符合條件的申請者通過“農貸通”平臺融資,從源頭上降低銀行信貸風險。二是設立專門的村級金融服務聯絡員,利用熟人社會形成了對貸款農戶的“軟約束”,促進了農民自覺守信、合理用信、及時還貸。三是依托“農貸通”平臺,大力發展農業保險,通過“保險+銀行”的方式,市場化分擔不同金融機構的風險,減輕了資金提供方的風險壓力。四是由市縣兩級政府牽頭設立“農貸通”風險補償資金,作為涉農金融機構風險防范*后一道屏障。通過多層次的風險分擔機制,有效解決了銀行不敢貸、不愿貸的問題。
三、試點成效
成都市探索建設“農貸通”金融服務平臺取得了積極成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提高了金融支農效率。現已接入20余家金融機構,累計受理貸款金額達10.98億元,實現成功放款1342筆,金額9.1億元,申貸成功率高達83%。信用貸款辦理由原來的5天縮短為2天,其他抵質押貸款辦理時間縮短了1/3,極大提升了融資對接效率。
二是豐富了涉農金融產品。通過設立農村產權抵押貸款風險資金、“惠農貸”風險資金和貸款信用保證保險風險資金,分別為銀行、擔保和保險機構通過“農貸通”平臺發放相關涉農貸款提供風險分擔,調動了金融機構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的積極性。目前,已有17家銀行機構、4家保險公司通過“農貸通”平臺推出了38個金融產品、13個保險產品。此外,通過“農貸通”金融服務平臺,還創新了農村產權抵(質)押融資產品,包括經濟林木、農業生產設施、養殖水面、小型水利設施等農村產權抵押貸款,以及花木、農產品倉單質押貸款和集體資產股權抵(質)押擔保貸款等。
三是改善了農村金融生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建設全面啟動以來,各區(市)縣已建成村級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1335個,依托服務站和延伸到村的“農貸通”融資綜合服務平臺,開展了金融宣傳、融資對接、支付結算業務、農民金融夜校活動等服務。“農貸通”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正式運行以來,已采集入庫2561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全市建設信用鄉鎮117個、信用村1398個、信用戶5.1萬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