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梁平仁賢鎮白鶴村14組的“梁平10萬畝綠色水稻示范基地”里,飽滿的稻穗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色的光芒,豐收的大幕在收割機“突突突”的作業聲中徐徐拉開。
據了解,仁賢鎮地處平壩淺丘地區,南北地勢稍高,東西略平緩,海拔高度為420—558米,年平均氣溫16.6℃,土壤較肥沃,自然地理環境優越,入秋以來,該鎮1.9萬余畝水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
仁賢鎮宏山村七組村民楊國民看著在自己稻田里工作的收割機,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十分鐘左右一畝地就收完了,比起以前人工收割快多了。”楊國民說,2014年以來,鎮里就積極引導他們進行水稻機收,幾年時間,村民們也深刻感受到了機收帶來的便利,不僅能大大減少大家的勞動強度,還能節約很多時間。
“為搶抓收割時機,我們組織60余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加快秋收進度,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仁賢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常開甲說,今年仁賢鎮水稻機收率將達98%以上,預計收獲水稻1.2萬噸左右,整個機收工作將于八月中下旬結束。
據悉,仁賢鎮作為水稻種植大鎮,在秋收來臨之際,把“*服務水稻機收”作為全鎮工作重點,成立農機生產領導小組,制定機收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為廣大村民及機手發放安全生產指導手冊,同時,組織農機監理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農機合作社和農機作業服務隊開展安全檢查,為機收工作“保駕護航”。
此外,在保障機收高效作業的同時,仁賢鎮堅持把“環保生產”放在首位,積極向轄區村民宣傳環保知識,杜絕隨意焚燒秸稈,真正把鄉風文明推向縱深,共建美麗宜居鄉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