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叢叢鮮花姹紫嫣紅,一棵棵樹木蒼翠碧綠,一池池清水碧波蕩漾……近年來,肅州區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加大投入,大力改善生態環境。在市民享受青山綠水好風景的同時,全區林下經濟也得到了蓬勃發展,達到了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其中,“三北”工程的建設,為肅州區構筑起了一道道“綠色長城”。
“三北”工程提升了森林覆蓋率
“三北”工程是由國務院批準啟動的*個特大型林業生態建設項目。工程啟動實施以來,肅州區始終堅持“南護水源、中建綠洲、北治風沙”的思路,按照“積極培育、合理利用、綜合治理”的發展戰略,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至目前,“三北”工程已實施40年,為肅州區生態建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年來,肅州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把“三北”工程列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建設項目,為有序推動工程實施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特別是在“三北”工程四期、五期實施過程中,肅州區堅持以規模治理為突破口,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和科技推廣,加快造林步伐。至2018年,肅州區“三北”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9677公頃,封山(灘)育林保存面積23493.33公頃。工程建設區實現了森林面積、蓄積雙增長,森林面積由1977年底的2334公頃增加到了32140公頃,凈增森林面積29806公頃。
據肅州區林業局局長張生賢介紹,“三北”工程從1978年開始實施,工程涉及肅州區15個鄉鎮和國有農林場,規劃到2050年結束,分兩個階段共八期工程,總建設期限為73年。規劃“三北”工程總體造林任務5.01萬公頃,建成后,將從根本上改善肅州區生態環境和市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屆時,肅州區生態環境將明顯好轉,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將有所減少。
營造青山綠水的好風景,必須要加大植樹造林力度,讓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
全面提升造林綠化水平
至2017年底,肅州區共完成防沙治沙造林任務4.26萬畝,涌現出酒泉夾邊溝林場、銀達鎮新添墩農場等防沙治沙造林先進單位。
為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按照市及肅州區安排部署,今年,肅州區林業局不斷轉變工作作風,重點突出戈壁農業園區建設,繼續推進林業生態體系建設。通過繼續實施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國家重點公益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建設,大力造林育林,全面提升造林綠化水平;繼續實施封育、防護林更新改造,提高防護林質量;加強森林資源,構建生態安全系統;加大“四旁”綠化、主干道路沿線綠化力度,提高村屯綠化水平。至目前,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今年,肅州區計劃完成人工造生態林面積3100畝。至目前,實際完成4512畝。其中,完成農田防護林50公里,建成高標準綠色通道25公里。以沙化土地、沙荒地治理為重點,完成治沙造林3574畝。主要實施完成東洞灘戈壁農業產業園防風林帶及東洞灘光伏產業園區華光南路道路綠化6.8公里、美溪公園景觀綠化1035畝、北山公墓區道路沿線造林綠化5.5公里等4項工程。
在特色林果產業發展上,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肅州區以建產業促增收為目的,深化產業鏈條,鞏固推動林果產業向好發展。今年全區計劃完成經濟林果新建任務3000畝。目前,實際完成4200畝,新建百畝示范點21個。同時,肅州區對現有3萬多畝優質桃杏強化技術指導,切實做好林業經濟提質增效,增加農民收入。
為大力發展戈壁農業,今年,肅州區林業局在負責實施好東洞灘產業園區綠化工程的同時,重點加強對戈壁設施林果種植的指導和建設,在西洞、總寨、銀達等戈壁園區,落實以桃為主的新栽設施林果50棚約100畝,加強了設施林果技術指導等方面的工作,并完成了300名設施林果種植戶的培訓。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肅州區城市鄉村,處處鮮花盛開、綠樹成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