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矮小、樹冠張開、枝葉翠綠、鮮嫩多漿,這是構樹的特點。構樹也叫楮樹,在我國一些農村比較常見,多野生在村莊的角落、荒地,很不起眼,但在南陽市宛城區,正是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樹,讓鄉親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別看構樹小,渾身都是寶!”南陽卉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黎說。據介紹,該公司種植的是由中科院培育的雜交構樹,經過加工可滿足蛋白質飼料的要求,有良好的飼用價值;從雜交構樹中萃取出來的乳液可以入藥,有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雜交構樹鮮葉還可制作成茶葉,人長期服用能夠提升免疫力、增強體質。
卉農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宛城區茶庵鄉樊莊村,主要經營雜交構樹種養,以及系列深加工產品。公司的育苗基地也在這里,每天一大早,附近的村民就來干活了。“俺們歲數大了,出去打工掙不了多少錢,現在能在家門口打工,還能照顧家里,很滿足。”50多歲的楊其敏一邊笑著說,一邊熟練地給構樹剪枝。
村民杜思偉也在卉農公司干活。前些年,他和鄉親們一起外出打工,起早摸黑,身體落下病根。2014年,他又因病住院,家里五口人,沒了收入,吃飯都成問題,是當地掛名的貧困戶。“他剛到公司時,我想幫他,問他是不是貧困戶,老杜當時非常惱怒地說‘我不是貧困戶!’這令我記憶深刻。”周黎回憶說。
“我不想當貧困戶!公司組織我們培訓,我學到了雜交構樹培植新技術,現在完全能夠自食其力,我覺得靠勞動掙錢更光榮!”前不久,鄉里派人叫他去領慰問品,在地里干活的杜思偉有些不耐煩地回道,“忙著呢,沒空!”
杜思偉的老伴袁延梅也在公司務工,因為人勤技術好,扦插、育苗樣樣精,今年還被鄉里評為技術能手。靠著公司的幫助和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兩口子已經帶領全家脫了貧。
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卉農公司已經在茶庵鄉修建育苗大棚24個,培育雜交構樹棚外示范田30畝,很多農戶和養殖戶因此受益。據介紹,今年公司雇用人數已超過6000人次,附近很多村民都爭著來干活,用工高峰*有200多人上工。
“小小的構樹,雖說不起眼,但它耐旱,耐瘠,在很困難的條件下也能夠頑強生存,我們帶領鄉親們脫貧攻堅,也需要這種精神。”周黎說,下一步,公司打算繼續擴大規模,拉長產業鏈,把產品深加工做大做強,經營好企業的同時,帶領更多鄉親脫貧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