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定西市安定區魯家溝鎮南川村,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分立田間,推門進入,綠油油的葉間藏著小番茄、甜椒,或是成片鮮艷多彩的波斯菊或翠菊,農民們正在其間除草、施肥。
村民周有東的大棚里,一個個綠甜椒又大又鮮亮。“這批甜椒賣到蔬菜批發市場,可以掙不少錢吧?”記者問道。
“這大棚是我承包合作社的,產出的甜椒當菜賣就虧了,我們合作社賣的是甜椒種子,要出口到美國呢。”周有東滿臉自豪地說。
周有東是魯家溝鎮東風村村民,他告訴記者:“這個大棚既是我的,也是合作社的,只要種得好,賣得好,大家就能一起掙錢。”
2016年以來,當地一家名叫“海闊”的種子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實行統一管理、分戶生產,引導農戶參與經營,與農戶之間建立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帶動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致富。
海闊合作社目前主要從事蔬菜、花卉的育種制種,按照“產業園+合作+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目前已經在魯家溝鎮將臺村、南川村、太平村建立占地400畝的300個設施育種大棚。
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并不容易,合作社負責人王作畢說起了當時的難題。
“番茄這類蔬菜,在雜交授粉過程中特別費時費工,但臨時工的技術水平不足,不僅會影響授粉進度,更會影響種子質量。”王作畢介紹說,“所以,我們決定把上百座設施大棚,讓本地有勞動力、有種植意愿、有責任心的農戶,特別是貧困戶長期承包,參與種植管理,大家利益共享。”
具體來說,當地農民既可以流轉土地給合作社賺取流轉費,也可以承包海闊合作社的蔬菜或花卉大棚,一個大棚每年可以得到1萬元到2萬元的保底收入。合作社取得利潤后,承包農戶還可以得到二次分紅。
為了激發農民參與的積極性,王作畢決定不向農戶收取承包費用,免費提供種子、化肥。考慮到農戶的生活實際,海闊合作社還將保底收入的5000元作為預付款提前發放,讓承包農戶吃上“定心丸”。
周有東就是在這樣的“誘惑”下承包起了蔬菜大棚。3年前,周有東的兒子中考失利,只好選擇到民辦高中就讀,每年學雜費就要近一萬元,家里只有周有東一個勞動力,因此就戴上了“貧困戶”的帽子。
“家里12畝地種的玉米、洋芋,基本是靠天吃飯,掙不了多少錢。主要還得靠我在工地打零工,孩子后面還要上大學,更需要錢,家里兩位老人也需要照顧,又離不開人。”說起家里的困難,周有東不由地嘆氣,他說,“去年,村干部給我介紹海闊合作社,每年一個棚保底2萬元,承包不花錢,離家又近,我就馬上決定承包4個棚,安心在這里干。”
今年以來,當地政府大力支持海闊合作社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蔬菜、花卉育種產業,幫助合作社流轉土地,積極引導135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承包設施蔬菜大棚。
“合作社不僅讓貧困群眾就近務工,還讓他們得到長期穩定的收入,掌握蔬菜、花卉種植技術,進一步推動我們鎮發展蔬菜、花卉產業,為全鎮產業扶貧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魯家溝鎮副鎮長何振棟坦言。
目前,海闊合作社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已與美國、日本、巴西、泰國等國的大型種子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訂單逐年增長,去年承包農戶已全部拿到保底分紅,魯家溝鎮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信心越來越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