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德縣積極探索現代農業面源管控機制建設,通過落實科學規劃引領、項目支撐、集聚示范帶動等舉措,加快種養循環、集中處置、資源化利用等模式實踐,嚴管嚴控農業廢棄物污染和綜合利用工作,有力保障了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切實走出一條生態循環、綠色高效農業發展之路。
一是科學規劃,綠色引領。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研定《廣德縣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將中央和安徽省委有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精神與廣德現代農業實情有機融合,創新提出了農業綠色發展新體系、新業態、新格局的發展思路,以分年度目標為引領,著重推進實施主體培育、品牌創建、農產品質量監管等7大現代農業重點建設工程計劃。
二是高位推動,項目支撐。圍繞“生態立縣”發展戰略,落實縣委“1166”工作部署,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為目標,將農業面源管控和生態保護列入《廣德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重要內容之一;結合實施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試點縣等項目,加快推進發展綠色高效農業。
三是*施策,統籌推進。嚴管嚴控農業面源污染,依法關閉257個畜禽養殖場(戶),整合880萬元建成縣級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和38個病死畜禽暫存點,縣財政專門列支經費支持開展農業投入品包裝及殘膜集中回收利用,進一步縮減農業“污染源”。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創建市級以上畜禽標準化示范場28家(*5家、省級8家),有計劃地改造畜禽規模場55個,從“雨污分離”改造進行“源頭減量”,從“異位發酵床”發酵處理進行“過程控制”,從“自我消納、種養對接、集中處理”進行“資源化利用”,推進完善規模養殖場設施建設,開展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減排及有機肥生產補償機制試點,加快實現糞污減量化目標。加強技術推廣,全面禁燒農作物秸稈,大力推廣種養結合、統防統治、節肥節藥、秸稈還田以及秸稈“四化”利用技術,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
四是放大效應,集群發展。結合包村聯戶工作,創建了省內試點推廣早、實施面積大、效果表現*的萬畝水稻綠色防控示范片,通過推廣良種良法配套優先、農機農藝融合優先、安全投入品優先等,集中展示農業綠色種植。結合實施“安徽省秸稈生物質燃料生產試驗示范基地”項目,以生物質能源成型設備制造企業為龍頭,以專業合作社為紐帶,聯合縣內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企業和種植大戶成立“廣德生物質能源(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聯合體”,做大產業蛋糕,實現抱團發展和集群式發展。同時強化涉農項目整合,加快推進生物質能源產業物聯網、農旅結合示范點建設等重點工程,延伸豐富產業發展鏈條,積極打造華東地區生物質顆粒燃料交易中心建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