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新疆昌吉全力構建綠色生態體系
新疆昌吉全力構建綠色生態體系
農業網   時間:2018/8/20 14:53:00  來源:天山網  閱讀數:388

  近年來,新疆昌吉市通過實施南部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北部荒漠退耕還林等有力措施,全力構建充滿生機的綠色生態體系,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昌吉。

  現在正值盛夏時節,昌吉市北部荒漠農場主張華偉2017年種植的1600畝梭梭郁郁蔥蔥,生長茂盛。這兩天,他帶著工人來到梭梭地里,查看梭梭的生長狀況,打算將這塊地的梭梭全部嫁接大蕓,增加收入。

  張華偉在昌吉市北部荒漠開荒種地20余年,他說,這片荒漠過去開荒比較普遍,很多農場主把大片的梭梭地開墾成耕地,種植棉花、小麥等農作物,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2017年,為了響應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張華偉在過去開墾的1600畝耕地上重新種上了梭梭,經過一年的生長,1600畝梭梭已經有一米多高,形成了一道綠色生態屏障。張華偉說:“退耕還林后,這片區域風沙變小了,氣候也慢慢變濕潤了。”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態區東至烏魯木齊市米東區、第六師103團、共青團,西至呼圖壁縣、第六師105團,北至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南至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總面積逾224萬畝。其中,國家公益林面積74.11萬畝、地方公益林面積150.47萬畝,主要種植胡楊、白梭梭、怪柳、琵琶柴等喬灌木及草類,目前已經完成了甘漠公路以北20.5萬畝國有農用地土地收回工作。

  據昌吉市北部荒漠管理站副站長鐘海介紹,荒漠區共有家庭農場139家,種植面積20.5萬畝。2018年春季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已退耕10萬畝地,2019年計劃再退耕10.5萬畝,通過人工種植梭梭,使荒漠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走進位于昌吉市硫磺溝鎮兗礦新疆礦業有限公司硫磺溝煤礦矸石山礦區,紅葉海棠、大白楊、大葉榆等各類樹木綠意盎然,該公司副總工程師訾義濤請來硫磺溝鎮副鎮長高一豪,拿出公司剛剛繪制好的綠色礦山三年環保行動規劃圖,商量著如何對矸石山礦區進行進一步的治理。

  兗礦在硫磺溝鎮從事煤炭開采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曾經的礦區矸石山堆放了占地3萬多平方米、多達60多萬噸的矸石,長期堆放的矸石形成了自燃現象,燃燒時排放的污染性氣體,對環境的污染比較大。說起礦區過去的生態環境,訾義濤深有感觸:“2007年我們剛來的時候,礦區周圍都是光禿禿的荒山,風沙非常大,我們出門滿身都是灰塵。”

  2018年年初,該企業先后投入960萬元,將矸石山60萬噸矸石進行了清理并進行了黃土覆蓋,重新種植了4.5萬平米的草坪和1.1萬棵各類樹木,形成了底部有草坪、中間有花木、高處有喬木的立體綠化效果,改善了礦區生態環境。

  位于昌吉市南部山區的硫磺溝鎮是曾經的煤炭企業集聚區,這里土層淺薄,植樹條件極為艱難,生態環境脆弱。近年來,昌吉市持續加大對南部礦區的環境整治力度,加快礦區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每年動員全市機關干部、中學生、商戶代表、武警戰士在礦區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使礦區的植被逐年增加。2017年以來,全面關停了14家產能30萬噸以下的煤企,全力推進礦區采坑回填治理等礦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昌吉市硫磺溝鎮副鎮長高一豪表示,硫磺溝鎮黨委、政府將持續開展礦區的生態恢復整治工作,改造礦區生態環境,造福當地群眾。

  近年來,昌吉市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按照“南護天山、中管平原、北治荒漠”思路,大力實施“綠色崛起、美麗昌吉”綠化美化工程,不斷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截至目前,該市森林資源總面積已達383.11萬畝,全境森林覆蓋率19.51%。計劃到2020年,全市森林資源總面積達到415萬畝,全境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y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