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天門冬叫天冬,她在雪地里還能照樣生長,是要給冬天顏色瞧,還要炫耀下自己的珠光寶氣,這個小植物可愛頑強著呢。”聊起藥材的話題,何邦斌總有說不完的話。
1970年,何邦斌出生于雙牌縣馬家村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因為家里窮、學習啟蒙晚,22歲才從高中畢業。順著外出打工的潮流,何邦斌去了廣東東莞,在一家臺資企業干了幾年之后,何邦斌回到雙牌縣在一家竹木加工廠上班,隨即成家過上了安穩日子。
人生總不那么一帆風順。2013年,一場生意詐騙讓何邦斌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不僅多年的奮斗付諸東流,還背上了沉重債務。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2016年11月,*偶然的機會,何邦斌在村委的推薦下參加了省扶貧辦主辦的“湖南省貧困村經營管理型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湖南農業大學系統學習國家有關“三農”的政策等。
課堂上的何邦斌聽著出了神,在國家大力扶持農民發家致富的大好政策下,何邦斌下定決心要自己創業,將山里荒廢的田地流轉出來發展農業產業。
結束培訓班一回來,何邦斌就在村里流轉40畝土地,種植藥材。
大半輩子攢的錢都花在土地承包上,妻子很不理解。村民也對這位年過半百的大齡農民創業看法微妙。而何邦斌卻像著了魔似的四處找書學習、上網查閱資料,又到處打聽藥材的消息,還跑去廣西桂林中科院金槐基地、貴州黔東、湖北咸寧考察。
“當時我就知道一定能成功,我們家鄉的土地資源與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品質好一定是我們的優勢!”何邦斌一臉驕傲地說。
天道酬勤。經過兩年的發展,基地已由當初的40畝擴建到100畝。金槐45畝、天門冬40畝、白芨10畝、黃精5畝,全村46戶貧困戶全部入股合作社,采取“產業+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進行集體分紅。今年年底,這一季藥材銷售額將達到300萬元,實現人均增收3000元。
創新型的發展模式,有吸引力的股份分紅計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更吸引了民間資本投入。目前,馬家村畫眉山中藥材基地正在擴建,今年底藥材種植面積預計達到150畝。靠種植藥材發了家的何邦斌成了村里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帶領全鄉村民種植藥材發家致富。
“明年,我想再承包10畝地,都種上中藥材。”村民何定文家里的10畝地都種上了白芨、金槐等藥材,剛剛賣出去的小嫩苗給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三四萬元的收入。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何定文一家。過去種生姜,每畝地賺不到500元,現在種藥材一畝地有上萬元的收入。村民致富的熱情被點燃,方圓10公里內的村子,家家戶戶種藥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種植藥材這條路上還只是剛剛起步,后期還要做產品加工,路遠著呢!”何邦斌說,“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民成為一個讓人向往的職業,讓全中國無數個農民敢于追夢、尋夢、圓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