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辦公室里來了一位老家江西德安的客人。這個人叫郭小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矮子板鴨有限公司總經理。老郭向袁老匯報說,這兩年來,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扶持下,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板鴨品質不斷提高,矮子板鴨已經成為贛北地區名副其實的地方特產。交談之中,院士鼓勵他繼續利用隆平超級稻田養好優質鴨,帶領更多的家鄉老表增收致富。
13年前,郭小平從江西輪胎廠下崗,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精明才干,成立了德安矮子板鴨廠。企業經歷了風風雨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漸在當地站穩了腳根。矮子板鴨色、香、味、形俱佳,不添加任何添加劑,深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老郭創辦的鴨全席餐飲,更是吸引了南昌、九江的顧客紛紛前來品嘗。
企業開始贏利了,郭小平卻并不滿足。他清楚地知道,現在的矮子板鴨就像一個簡單粗放的加工作坊,真正要成為現代化的農業龍頭企業,要提升工藝,擴大規模,這就需要經費。
*偶然的機會,郭小平聽說縣農業綜合開發辦有扶持農業企業的項目資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郭小平寫了一份申請報告。
德安縣農發辦根據項目申報程序,先后深入郭小平的板鴨廠和周邊農村進行調查摸底。工作人員了解到,板鴨廠有固定的加工生產場所,擁有成熟的技術工藝,員工收入穩定,從未拖欠。板鴨廠成立了德安縣雁塘板鴨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吸引了100多名養殖戶成為社員,其中有不少貧困戶。合作社采取“公司+農戶”的合作互助經濟模式,將鴨苗承包給農戶分散養殖,出欄后全部回收。養殖鴨苗和飼料費用都由合作社先行墊付,待回收成鴨時扣除。合作社還派出專門技術人員對養殖戶上門免費指導。老郭給我們算了一筆賬,養殖戶養一只鴨子,按市場價回收,扣除鴨苗和飼料成本,利潤一般都在8~10元。工作人員走訪了附近八一村的養殖戶老郭。老郭夫妻倆都是聾啞人,村里的貧困戶,每年養鴨3000只,養殖周期3個月,凈掙2.6萬元。農發辦經過詳細了解同意將郭小平的板鴨養殖合作社列為項目扶持對象。
2016年初,德安縣農發辦申報的“九江市德安縣年新增50噸板鴨加工擴建項目”正式實施。
項目分兩期實施,即2016年扶持28萬元,2017年扶持56萬元。主要為合作社新建一座695平米的真空包裝車間(含成品倉庫),并按照QS標準要求裝修;新建一處鋼架大棚結構的育肥舍,面積1760平米,可增加育肥量6000只;添購1臺真空包裝機和1臺殺菌機,提升包裝現代化程度。在環保方面,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工廠廢水經處理后,直接排放養魚池,推行立體養殖方式;糞污制作有機肥,提高土地肥力,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
工程實施過程中,縣農發辦工作人員經常深入項目現場監督工程進度和質量,對每一筆支出、每一處施工點都進行嚴格審查,確保每一分項目資金都用在刀刃上。
項目實施兩年多了,雖然到年底才真正竣工驗收,但郭小平的矮子板鴨廠已經發生了喜人的變化。加工廠、晾曬區、育肥區、餐飲區錯落有致,廠區環境整潔,聞不到異味。更讓郭小平興奮地是,板鴨廠的生產能力有明顯提升,從2016年6萬只一躍增加到今年的10萬只,而且加工工藝更好,包裝更緊湊美觀,市場上更暢銷。
筆者發稿時,已經到了放養鴨苗的時節,養殖戶們齊刷刷找上門,要和郭小平簽合同,爭相多領鴨苗。郭小平說,今年項目完成后,將直接帶動合作社成員111戶農民增收211.48萬元,人均增收19226元,間接帶動全縣60戶養鴨6萬只,戶均增收3.45萬元。
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推動下,贛北特產矮子板鴨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郭小平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他說下一步要朝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和國際先進技術接軌,將矮子板鴨推向全省全國,乃至走向世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