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幾十萬民工喊著號子肩挑背扛,在群峰河谷間修筑千米長堤。60年過去了,此時站在白河主壩上憑欄遠眺,煙波浩渺間,那號子聲猶繞耳旁。為了這盆凈水,密云人保水保了幾十年,禁止庫區旅游、關閉化工企業、退出庫區水產養殖、清退庫區餐飲娛樂項目……而今,在密云水庫開工60周年之際,為落實保水*責任,保障首都城市用水安全,兩個多月時間里,密云再出手,清退水庫上游流域涉及9個鎮的共71家水產養殖戶,從源頭出發,對每一滴入庫水質負責。
勢在必行
為保密云水庫水源地安全,嚴防水產養殖造成環境污染, 6月1日,密云區委區政府做出指示,由區農服中心牽頭開展對密云水庫上游河流兩側50米內及列入市環保督察組重點督查整治的水產養殖戶進行專項清退。
“這事兒刻不容緩!今天就是不睡覺也得把清退范圍內養殖戶摸底調查工作做好!”區農服中心主任張天杰接到工作通知后,水都沒來得及喝一口就立即召集相關科室人員籌劃起了“退漁”的工作安排。
為了*限度保證清退工作公平合理,確保證據固化信息真實可靠,區農服中心抽調36名干部,分成12個調查組*時間趕赴現場,連夜對清退范圍內養殖戶進行調查并開展證據固化工作。在大伙兒的晝夜奔波下,不到兩天時間就完成了全區水庫上游流域清退范圍內養殖戶底數調查和證據固化工作。*終確定水產養殖戶71家,共621畝水面的清退任務,為整個清退工作如期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苦口婆心
雖然清退范圍已經確定,但這僅僅只是開始。一方面清退方案、補償機制都還處于完善階段,另一方面如何說服百姓主動丟掉自己的“金飯碗”是當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從6月3日開始,每天到養殖戶家講解政策成了區農服中心工作人員的慣例。
太師屯鎮車道峪村養殖戶馮岳是從父親手中接過的養殖場,39畝的水面,父子兩代人已經經營了40余年。
“雖然魚不會污染水源,但規模化養殖就完全不同了,魚的飼料,糞便,用藥都會污染水體,并且藥物、添加劑殘留很難短時間自然降解,而這些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排河道,*終都會匯入密云水庫,對首都用水安全構成威脅。政策補償根據您是魚池還是魚塘,養的是冷水魚還是溫水魚都有不同標準補償規定,我們還聘請了專業的評估、監理、審計等第三方機構,不會讓您吃虧的……”
面對工作人員的苦口婆心,馮岳終于點頭了:“我也是一名黨員,我理解你們,也明白區里保水的決心,我同意主動清退。”
對于馮岳這樣先行主動退出的養殖戶,區農服中心也正在完善相關政策,將對主動先行退出的養殖戶給予一定獎勵。
萬事開頭難,摸著石頭過河的區農服中心工作人員終于看到了工作成效,馮岳的主動清退不僅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也帶動了其他養殖戶主動清退。在隨后的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里,在區鎮兩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清退范圍內71家養殖戶中已經有70家達成了清退意向并完成了評估工作。
“就算磨破嘴、跑斷腿兒,我們也力爭71戶全部按期主動清退。” 談到工作進度,從6月1日起已經連續工作70多天沒休假的區農服中心水產科科長李春伶信心滿滿。
再次出發
魚清了,這事兒可不算完!
大城子鎮養殖戶王文有本是石城鎮人,養魚養了一輩子。2003年,密云水庫退出網箱養魚他沒有二話,如今再次被清退他依然全力支持,6月27日還沒拿到一分錢政策補償的王文有就帶頭把養殖場拆了。
用王文有的話說:“我相信政府!”
“現在環保力度這么大,環境越來越好,下一步還是想借著咱這山水搞搞民俗旅游。”王文有已經盤算起了下一步致富計劃。
為了讓養殖戶停養不減收,區農服中心及相關部門也將馬上著手與清退養殖戶的對接工作,規劃產業轉型的事兒。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幫助,相信像王文有這些養殖戶的致富路也會越走越寬。
漁場關了,水更清了,“退漁”的養殖戶又探索起了新的綠色致富路子……山長綠、水長清,隨著全區生態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密云人也將繼續守著燕山腳下這盆凈水,讓保水的故事世代延續下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