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創新實施了“N+2”扶貧措施;依托鄉村風貌發展旅游促脫貧,打造出了“溝域經濟”;實施異地搬遷,徹底改變貧困群眾生活環境。作為河南省會城市,鄭州近幾年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亮點頻出。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提出,要堅決打好*脫貧戰,進一步在落實*方略、組織重點攻堅、全面提高質量、堅持統籌推進上下功夫。鄭州在做好自身*脫貧工作的同時,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結對幫扶貧困縣,下真功夫、動大力氣,力求結對貧困縣的脫貧實效。
創新舉措 亮點紛呈
為了推動農產品網絡銷售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新鄭市商務部門與供銷社合作批量采購農產品,并在京東商城成立“京東中國特產+新鄭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用“互聯網+”模式,解決農產品小規模生產盲目、分散及農村物流“*后一公里”問題。據統計,京東618購物節至今,新鄭館線上線下推廣本土農副產品,累計銷售面粉20000余斤、始祖山農家土雞蛋30000枚、農家小紅薯20000斤,新鄭農產品搭上了快速發展的“電商動車”。此外,該市還通過招募附近村的貧困戶、優先給予建檔立卡、幫助貧困家庭人員再就業等方式,助貧困戶增收、助電商*扶貧。
鞏義市今年啟動“旅游*扶貧示范基地”創建工程。作為旅游扶貧示范基地之一,該市積極引導新中鎮與浮戲山大展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旅游+扶貧”模式。通過為貧困戶提供力所能及的就業崗位、優先收購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和原材料、定期舉辦各類就業創業培訓等形式,將旅游特色產品銷售平臺、電商扶貧銷售平臺、就業創業培訓平臺、旅游公司帶貧平臺等功能融入旅游扶貧,直接帶動貧困戶102戶,平均每戶每年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上,從而實現變“輸血”為“造血”,持續幫扶困難群眾。
近年來,鄭州市通過不斷創新舉措,形成了諸多脫貧攻堅工作的“亮點”,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也積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在全省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結對幫扶貧困縣工作。鄭州市結對盧氏縣,鞏義市結對淮濱縣,新鄭市結對南召縣。在結對幫扶盧氏縣的工作中,鄭州市進一步細化工作,金水區、二七區、中牟縣等12個縣(市)區又分別結對盧氏縣1—2個鄉鎮開展定點深層次結對幫扶活動。鄭州市積極行動,真結對、真幫扶、下真工夫,為結對幫扶貧困縣的脫貧攻堅工作開創了新局面。
*對接 同向發力
對于結對幫扶貧困縣工作,鄭州市高度重視。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馬懿帶領鄭州市開發區、縣(市)區及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盧氏縣鄉村、企業、貧困農戶,就鄭州市結對幫扶盧氏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調研對接。
雙方明確了結對幫扶時間表和路線圖,并完成了幫扶工作“一對一”對接。雙方表示:將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做好溝通銜接、細化工作舉措、強化責任落實,重點在推進“六個一批”(引進一批企業、扶持一批產業、轉移一批勞力、幫扶一批鄉鎮、支持一批項目、培訓一批干部)和明確“三項機制”(定期會商機制、互派專員機制、項目監管機制)上下功夫,*對接、雙向互動、同向發力,確保結對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為了推動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學管理能力為重點,鄭州市在盧氏縣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按照規劃,將安排鄭州市區名校與盧氏縣28所中學、12個縣(市)區小學與盧氏縣30所小學一對一結對幫扶。鄭州市計劃選派*教師到盧氏縣支教,接納盧氏縣年輕教師到鄭州中小學實習交流,組織盧氏縣中小學管理人員及骨干教師到鄭州集中培訓,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與此同時,鄭州市還將為具備條件的盧氏縣學校增添遠程教學設施,使盧氏縣中小學能分享鄭州優質教育資源。
在結對幫扶中,鄭州市實施了包括產業帶貧幫扶工程、健康扶貧幫扶工程、勞務協作和人才培養幫扶工程、助殘養老服務體系提升幫扶工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工程等“六大工程”。鄭州市扶貧辦主任李文嶺說:“下一步,我們將建立‘多元’‘多級’幫扶機制,主動作為,積極擔當,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確保圓滿完成幫扶盧氏縣任務。通過結對幫扶,促進盧氏縣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為打贏打好全省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
資源結合 產業協作
近日,鞏義市和淮濱縣舉行結對幫扶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現場簽約包括金融扶貧、工業、醫療等8個項目,此次簽約標志著鞏義市與淮濱縣的結對幫扶工作進入新階段。
近3個月,淮濱縣產業集聚區比較忙。今麥郎集團、中國恒天集團、河南鑫旺集團等重量級企業紛至沓來,考察調研,合作協議陸續簽訂。這些企業都是由鞏義幫扶工作組牽線而來的。
“我們以‘鞏義所能,淮濱所需’為指導思想,發揮鞏義工業優勢,用好當地資源稟賦,把產業協作幫扶作為重中之重,促進淮濱縣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鞏義幫扶工作組組長、鞏義副市長劉軍杰說。
在充分征求淮濱意見的基礎上,鞏義市確定“推進六項幫扶,實施十三項舉措”的扶貧工作思路,突出對標*,細化幫扶措施,合力做好“建”“引”“轉”三篇文章。
注重與現有載體結合,做好“建”的文章。依托淮濱縣產業集聚區等載體平臺,建設鞏義扶貧產業園,提升園區承載能力,推動優勢產業集聚發展。
注重與現有產業結合,做好“引”的文章。依托淮濱縣輕紡服裝、食品加工等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一批知名大企業入駐,通過完善產業鏈條、壯大行業規模、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斷提升主導產業發展水平。
注重與現有資源結合,做好“轉”的文章。依托淮濱縣水、土地等資源優勢和交通等區位優勢,組織鞏義有產業轉移意愿的企業家到淮濱縣投資建廠,實現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此外,鞏義市還相繼派出農業、教育、文化、商務、供銷、衛生等多個部門前往淮濱縣,對接淮濱需求,采取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對淮濱縣進行*扶貧。
下一步,鞏義市將加強溝通協調,加快推進鞏義扶貧產業園等項目建設進度;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與鄭州思念集團、香港錦藝集團的對接聯系,力爭再謀劃引進一批項目,不斷壯大淮濱縣特色優勢產業實力,帶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