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值南澗彝族自治縣一年一度的火把節之際,在全縣各族群眾興高彩烈地燃起火把,唱響歡歌的同時,南澗縣委、縣政府在南澗縣城新客運站旁舉行了“南澗縣無量山‘六個一’高原特色農產品展銷區”開業儀式。
展銷區共分為8個展區,總面積847平方米,入駐的是全縣“六個一”高原特色農產品龍頭企業,展出的有茶葉、核桃、烏骨雞、中藥材、蜂蜜、火腿等來自南澗無量山的優質農產品,該展銷活動旨在通過搭建展銷平臺,發展綠色產業,融合“線上線下”,助力*脫貧。
據介紹,目前該縣已累計實現3個貧困鄉鎮和13個貧困村退出,9264戶36998人脫貧。而2018年內要實現1個貧困鄉鎮、55個貧困村退出,17000人脫貧,力爭縣、鄉、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在省、州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澗正緊緊團結依靠全縣各族人民,多措并舉,跑出了脫貧攻堅“加速度”。
“一二四四八”思路聚焦重點
南澗縣圍繞不拖全省全州后腿、打造南澗速度,把脫貧攻堅工作放在首位,探索實施以*脫貧指揮部統一指揮推進全縣*脫貧的特色做法,靶向定位,聚焦*,繪好“作戰圖”,建強指揮部,書寫脫貧攻堅的“南澗答卷”。
南澗縣委書記吉向陽介紹,南澗縣以“研究*扶貧、指揮*扶貧、確保*脫貧”為職責定位,對原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進行調整,在縣級相關單位和鄉鎮重新選派36名工作能力強、責任心強、政治素質過硬的骨干人員脫產集中辦公,與原縣扶貧辦組合后采取“1+1”模式,組建*扶貧領導組,成立*脫貧工作指揮部及辦公室,發揮統籌協調、作戰指揮中樞作用。指揮部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組、宣傳組、項目資金金融協調組等12個組(室),將全縣8個鄉鎮分成“八大戰區”,繪制*脫貧作戰圖,明細脫貧現狀、脫貧任務。
據介紹,縣委、縣政府通過集中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二四四八”*扶貧工作思路。即: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個群體;突出“房子”“票子”兩個重點;采取易地搬遷、拆除重建、修繕加固、兜底建房四種措施推進安居房建設;采取發展產業收入、投資入股分紅收入、勞務轉移收入、政策性收入四種措施增加貧困戶收入;實現有吃穿、有房住、有學上、有病看、有水喝、有電用、有電視及寬帶網絡、有路行“八有”目標。
“345”模式修通致富路
南澗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特別是以農村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仍然是南澗廣大貧困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瓶頸和短板。
縣長王紹基介紹,縣委、縣政府創新提出了農村村組扶貧公路提級改造“345”建設模式,即在村組公路建設過程中,以獎勵的方式發放財政補助資金,并嚴格按標準考核驗收,只有達到標準,才可能得到補助資金。村組扶貧公路提級改造工程路基寬按照4.5米、5.5米、6.5米(不包含公路內側排水溝)三類標準,分別按照3萬元/千米、4萬元/千米和5萬元/千米的措施進行獎補。規劃從2016年起實施全縣村組扶貧公路提級改造工程,建設不低于1000公里農村公路,到2018年全面完成30戶以上自然村扶貧公路提級改造任務。
“如果把傳統的政府出資出力的修路方式看作是單純的‘輸血’,那么‘以獎代補’則更多增加的是群眾‘造血’功能。”南澗縣樂秋鄉黨委副書記自平方表示,通過“345”模式,激發了老百姓的內生動力,全縣上下形成鄉鎮看鄉鎮、村組比村組、你追我趕的局面。
記者了解到,截至當前,全縣完成村組扶貧公路提級改造1448公里,覆蓋全縣80個村委會,實施提級改造的村民小組實施路面硬化500公里,所有鄉鎮和建制村已經實現了通硬化路的目標,50戶以上通自然村公路基本完成路基改擴建。全縣實施村組扶貧公路提級改造工程群眾自籌資金達3520萬元,其中社會捐款700多萬元,群眾投工投勞2.3萬余個。
“五大票子”工程促增收
2013年底的統計數據顯示,南澗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802戶56713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2.22%。經過4年多的努力,截至2017年底,累計凈脫貧9264戶3699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0.07%。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到2018年底,將貧困發生率降至1.5%以內。
降低貧困發生率,*重要的是讓農戶發展產業,鼓起錢袋子。“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南澗‘高山、凈土、生態’的資源優勢,高效實施‘五大票子’工程,老百姓增收致富有了抓手、有了希望。”南澗縣副縣長熊冬良介紹,該縣通過實施“六個一”主導產業提升工程、10萬畝無量山特色森林蔬菜水果工程、“五個一百”鄉村文旅產業工程、3大金融產品信貸助推產業發展工程和“3品3企3加3有”組織化程度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打出了一套立體組合拳,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一片煙、一杯茶、一個核桃、一頭牛、一只雞、一棵藥的“六個一”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產業之路,讓南澗越走越遠、越走越好。近4年來,全縣累計投入產業發展資金10.1億元。截至去年,全縣種植烤煙5萬畝、煙農收入2.35億元;11萬畝茶園實現產值7.1億元;80萬畝泡核桃實現產值9.79億元;出欄肉牛8.6萬頭和無量山烏骨雞362萬只,產值6.3億元;種植三七、重樓、紅花等中藥材2.76萬畝,產值2.72億元;培育州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4戶,創建現代農業莊園8個、專業合作社411個、家庭農場40個。
該縣立足“南澗跳菜”民族文化資源,按照“文化搭臺,旅游唱戲”的思路,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促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深入實施百支跳菜隊伍、百家跳菜名店、百名跳菜藝人、百座跳菜舞臺、百個跳菜名村的“五個一百”工程,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文化旅游業發展中得實惠。目前,全縣有370多支跳菜文藝隊、隊員20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達600多人;有86支跳菜隊專門從事文化經營活動、隊員71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達130人,每人每年僅演出就可增收7000元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