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武山,綠意盎然,瓜果飄香,走進武山縣大南河流域蔬菜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菜地里村民忙碌的身影。看著眼前的景象,回想起武山縣蔬菜產業發展走過的40年風雨歷程,年過六旬的洛門鎮東街村村民王元生感慨萬千。
20世紀70年代末,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土地承包到戶,農民有了耕種自主權。武山縣洛門鎮農民在自家的承包地里*用塑料棚試驗種植韭菜,點燃了武山蔬菜產業的星星之火,之后又摸索出“塑料大棚多層覆蓋技術”。此后,塑料大棚被廣泛用于蔬菜種植,武山蔬菜逐漸聲名鵲起,遠銷大江南北,武山縣蔬菜產業得以迅猛發展。
“溫室大棚”推動蔬菜產業發展
武山縣種植蔬菜,得益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但真正走向發展,是在溫室大棚廣泛應用以后。
1979年,武山縣科委(協)組織農村科技科普工作調研時,在洛門鎮東街村發現了當地農民在自家后院搭建的簡易蔬菜大棚,種植的韭菜產量遠超其他農戶,且早于韭菜正常上市2個月。這個大棚的主人就是后來在武山蔬菜產業發展史上的風云人物之一王義仁,也是王元生的父親。
“1978年左右,王義仁在自家后院種了幾分地的韭菜,他試著做了一個簡易塑料棚,沒想到產量有所提高,還能比露天種植的韭菜更早上市。”目睹了當年塑料大棚試驗的洛門鎮東街村村支書宋林娃回憶說。
讓王義仁沒想到的是,他學習秦州區西十里鋪陽畦種菜經驗后,不經意間建成的這個簡易塑料棚,成為武山縣*座塑料大棚,并開創了武山縣反季節蔬菜生產的先河。
消息很快傳到縣里。經縣科委(協)研究后,決定以此為榜樣,總結成功經驗,加以推廣。通過多次在洛門鎮東街村塑料大棚種韭菜示范,現身說法,當地一些熱愛學習的農民開始紛紛效仿,塑料大棚這一新鮮事物很快被廣大種植戶接受,洛門蔬菜發展的腳步也加快不少。
統計資料顯示,1980年,東街村、文家寺塑料大棚韭菜達到50畝,1981年達到63畝。這在當時,已是很大的進步。
“*早的時候,沒有塑料,只能用裝化肥的塑料布一塊塊粘在一起,而且有些塑料還有毒,不能使用,*后在天水找到了一家生產塑料的廠家,塑料大棚才開始得以真正使用。”王元生回憶。1982年冬天,王義仁在相關技術人員指導協助下,試驗成功了三層塑料大棚種植韭菜的新技術,使得韭菜能夠按市場需求上市,真正意義上的反季節種植韭菜技術日臻成熟。之后,武山縣科協組織整理技術資料,舉辦三層塑料棚種植韭菜技術函授班教授種植技術,多次派出技術人員先后赴縣內相關鄉鎮及清水、臨洮、慶陽等地幫助建棚、種植及全程技術指導,培訓農民技術骨干。1993年,通過廣泛宣傳引導,溫室大棚被廣泛應用到設施蔬菜種植中。
如今,王義仁已故去多年,兒子王元生也從種植蔬菜轉型到蔬菜營運和盆景培育。溫室大棚經過40年的不斷發展,從*初的簡易竹竿結構到后來的竹板結構再到今天的鋼架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鮮蔬菜種植再也沒有季節的限制,但溫室大棚技術在武山設施蔬菜發展歷程中始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蔬菜種植帶動一方經濟
下午兩點多,武山縣洛門鎮青露果蔬批發市場里人來人往,前來運送蔬菜的運輸車絡繹不絕,一箱箱豆角、韭薹分裝完成,等待裝車,銷往國內一些沿海城市。“這個蔬菜批發市場集蔬菜收購批發、深加工、冷鏈技術為一體,今天一共裝車了150噸,明天這些新鮮蔬菜就能送達目的地。”武山縣蔬菜局副局長宋繼宏說。
洛門鎮地處武山縣東部,域內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豐富,光照充足,早晚溫差大,種植的蔬菜品質優良。近幾年,洛門鎮在大南河流域內建成了以河谷川區文家寺、郭莊等村為核心示范基地的蒜苗、萵筍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000多畝,畝均收入2萬元以上。以西梁山區貧困片帶為核心的“菜—糧—油”兩年三熟高效標準化種植示范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000多畝,平均畝產值8000元,實現山川并進和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蔬菜已成為當地農民穩定的增收產業,洛門鎮也成為西北地區蔬菜重要集散地之一。
“剛從地里栽完蒜苗,前幾天下雨沒法栽,再不栽就遲了。”在洛門鎮郭家莊村,記者見到了剛從地里栽種蒜苗回來的村書記王金瑞,他介紹說,郭家莊村從1985年開始種韭菜和菜瓜,一開始就是使用塑料大棚,產量還不錯,但結構非常單一,收入也不是特別好。2000年以后,經過多方試驗引入套種模式,實現了春季萵筍秋季蒜的種植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全村現共有川水地2400多畝,其中1800多畝種植蔬菜,蔬菜種植面積達到總面積的80%左右,現在萵筍、蒜苗已經成為郭家莊村的主導產業,而且不用考慮銷售的問題,村里有專門的蔬菜經紀人,田間地頭就能賣完,不存在滯銷的情況。“現在萵筍和蒜苗一年兩茬,一年凈收入*少都有兩三萬元,村民家里都蓋起了小二樓。”王金瑞笑呵呵地說。
蔬菜產業帶來的變化,洛門鎮文家寺村村民馬文新也深有體會。“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家在田間道路、蔬菜大棚改造上的投入,帶動了當地群眾的種菜積極性,以前是怕菜賣不出去,現在是怕種不好,我們村現在出去打工的人少了,因為在家門口種菜的效益比打工還好。”
全方位打造立體蔬菜產業鏈
武山蔬菜產業發展歷程中,實現三次大的飛躍:一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地膜覆蓋應用于韭菜生產,比露地栽培提早一月上市,產量提高20%以上;二是從1978年開始引進了塑料大棚生產,使韭菜上市進一步提前,效益明顯提高;三是從1985年以后,多層覆蓋的應用,實現了蔬菜的周年生產供應。
近年來,武山縣堅持把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和縣域首位產業來培育,先后建成了15個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通過大力發展循環農業、推行綠色防控技術、蔬菜尾菜資源化利用,在全省率先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實現了網上使用追溯碼搜索和智能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實時開展追溯的全新模式。
“現在我們的尾菜葉處理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村民直接在田間把尾菜掩埋發酵,*后變成肥料回到田里,保護了環境,減少了成本。”王金瑞說。
武山縣蔬菜局副局長宋繼宏介紹,近些年,武山縣設施蔬菜通過因地制宜推行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全方位打造集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洛門蔬菜批發市場、冷鏈物流區、示范種植區為一體的蔬菜生產銷售加工基地,形成了“一園一市場兩區”的產業布局。并在大南河、山丹河、榜沙河、漳河四河流域示范片,突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打造特色蔬菜種植基地。
截至目前,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9萬畝,總產值超過22.5億元,蔬菜收入占到農民可支配收入的48%,成功舉辦5屆蔬菜博覽會,蔬菜產品覆蓋大半個中國并且出口韓國、日本、歐盟等地,蔬菜產業撐起了武山富民產業的半邊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