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立足“生態立省”戰略,加快農牧業結構調整,開展高原特色種植,發展智慧農牧業和電子商務,整合發展農產品種植、畜牧產品養殖、生態旅游、休閑觀光、健康食品直營的農業全產業鏈,實現農牧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產出高效、綠色優質、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牧業現代企業發展道路。
在海南州共和縣倒淌河鎮湖東種羊場,智慧農牧業發展得到了充分體現。由青海省三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原牧求娛”手機APP,在手機上建造一個實體的開心牧場,用線上認養、線下代養的模式,實現用戶與牧場的零距離接觸。同時,用戶可以通過GPS項圈和實時定位監控*掌握羊的位置和運動軌跡,并實時獲知青海湖的水文、土壤等變化。“原牧求娛”手機APP在滿足都市人親近自然的同時,也探索了青海牧區的牛羊放羊新模式。
海南州共和縣倒淌河鎮湖東種羊場牧民公保才讓:現在我們養羊可以通過手機,特別方便。對我們來說不僅學習到了養羊的方法,還增加了收入。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完善,農牧業呈現科學化、體系化、智能化的發展態勢。
三江原牧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永平:通過互聯網+把青海湖包括青海的生態環境的修復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做了公益又做了生態環境保護項目。
青海省門源種馬場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的農牧場。近年來,種馬場加強種植業結構調整,在場屬四牙合農業站種植青稞,在藥草梁、烏蘭兩個農業站種植油菜,打造一站一業種植品牌。
同時,門源種馬場推廣牛羊高效養殖模式,加快牲畜出欄,有效緩解草場承載壓力。目前,牲畜存欄量近10萬頭只(匹),其中羊存欄量為90990只、牦牛存欄量8310頭、馬存欄量400多匹。
青海省門源種馬場書記馬建軍:一切工作都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職工增收渠道,推動高質量發展。
距離海北州門源縣浩門鎮36公里處的花海鴛鴦,位于有“黃金草原”之稱的皇城大草原內,是中國*美麗的六大草原——祁連山草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山珍稀水禽的自然保護區,有近百只鴛鴦隨波嬉戲,也被稱為“愛情鳥的樂園”。
外地游客召樂天:如果我不來西北,就不知道中國有多美,鴛鴦花海這個景區,就是感覺非常接地氣、沒有人為的破壞。這邊雖然海拔比較高,但是空氣比較新鮮、天非常藍。
正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花海鴛鴦承擔著重要的生態功能,被稱為祁連山草原之肺。景區在不搞大開發、大利用的前提下,將原生態景象呈現給游客。
青海三江生態旅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國萍:立足本景區的自然生態特點和文化生態內涵,以自然生態景觀和文化生態體驗為依托,通過景區建設和生態保護,銜接省內農牧旅游產業鏈,促進全域旅游快速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