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放晴,云霧漸散,雖然是暑期,處于高山的靖州新廠鎮地交村仍然濕冷。像往日一樣,村民梁光德早早上山采集莓茶。
“今天要把這段時間收集的茶葉交給村里的加工基地,能夠收入上千元,農閑時也能賺錢很高興。”梁光德對筆者說。
地交村位于云貴高原結合部,平均海拔800多米,距離縣城56公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民文化水平不高,致富門路不多,是典型的古香古色少數民族村寨。全村人口1457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3戶469人,大多數群眾人均年收入僅達3400元。
今年3月,靖州縣委610辦入駐該村,扶貧工作隊發現該村群山環抱,空氣清新,山上常年云霧繚繞,特殊的地理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野生莓茶豐富。
莓茶又名藤茶、長壽茶、龍須茶,因為加工后會有白色霉點而得名,為方便銷售流通,取名“莓茶”,是湘西少數民族群眾常見的飲品。此茶富含對人體有效的黃酮莓、曬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祛痰之作用,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深受城市人民喜愛。
扶貧工作隊找準了扶貧“良方”,與村支“兩委”結合本村實際,制定了《地交村2018-2019年脫貧計劃》,提出了以“特色產業、助農增收”為抓手,充分利用天然野生莓茶做“文章”,探索出“高山云霧莓茶”為主打產業的扶貧之路。
產業是脫貧之基,致富之源,產業扶貧是脫貧的主要途徑。該村梁大富等戶在趙隊長的引導下,從“初級加工+精致包裝”后,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把“高山云霧莓茶”走出大山,讓農戶們找到了脫貧致富之路。
如今楊大富成了該村首批開發高山云霧莓茶的致富帶頭人之一,今年已經收購400公斤生茶,發動了30多名婦女、留守老人上山采茶。在他的院子里,幾位苗家阿妹正在打包客戶預定的20包茶葉。他沒想到村民平時不在意的野生山茶如此受外地客戶喜愛,首批就賣出2萬余元。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趙勝平表示,今年主要采取典型帶動的方式試開發試生產。下一步將擴大生產規模,擴大銷售渠道,真正把高山云霧莓茶變成老百姓的致富產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