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盧寶云來到巨莧生態農業種植基地、金華大閘蟹養殖專業合作社、皖贛生態農光互補項目等地,專題調研農口產業項目發展情況。調研中,她要求,要進一步加大現代農業項目的招引力度,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做精品質、做響品牌、做亮特色。
巨莧生態農業種植基地總投資約1.2億元,首期莧草長勢良好,莧草加工區正在加快建設。盧寶云詢問了巨莧種植規模、市場效益等情況。當得知基地加工區用電負荷不足、需另接線路時,盧寶云要求相關單位要盡快與電力部門進行銜接與溝通,制定切實可行的供電方案,協調解決好基地用電問題。
當前,農墾集團管理的高標準農田以水稻種植為主,畝產效益并不高。盧寶云要求,農墾集團要放開思路、好好謀劃,用好高標準農田資源,發展高效農業,做精現代農業;農口部門要加強項目對接,著力招引一批潛力大、效益高的現代高效農業項目;要主動對接好共青科教城高校,發展有機蔬菜種植等特色農業。
在江益鎮南湖村金華大閘蟹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基地,盧寶云沿水塘間土路邊走邊看,詳細了解了螃蟹養殖、稻蝦養殖情況,問得很細,問得很深。“這個是記載日志?這個日志做得很細致,不錯不錯!”盧寶云饒有興致地翻閱著養殖日志,對基地規范化養殖給予肯定。該基地負責人承包了700畝稻田養蝦養蟹并套養鱖魚,當年就實現畝產1.2萬元的效益,還帶動了附近20多戶村民創收致富。特別是“金華大閘蟹”獲評為*“農墾質量追溯”農產品,品牌效益逐漸凸顯。盧寶云希望基地負責人要堅持科學管理養殖基地,注意保護好水生態,進一步提升基地環境和形象,做精品質、做出品牌,要把*“農墾質量追溯”農產品的牌子“亮”起來,讓消費者放心、讓消費者滿意;要積極探索“小農莊+基地”的新模式,通過基地引領,帶動更多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
隨后,盧寶云還察看了皖贛生態農光互補項目情況。她希望項目方要按照規劃,加快完善基礎設施,打響鄱陽湖水產的品牌,打造成為農光互補的示范項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