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亞市育才生態區抱安村村民陳進忠正在家門口檢查蜂蜜。雖然今年的采蜜期已過,但是對陳進忠來說,經常觀察蜜蜂的習性是他的日常工作。中學畢業后,陳進忠依靠養蜂發家致富,與他一樣的村民至少有百戶,村民飼養蜜蜂已成為抱安村脫貧“摘帽”的致富甜蜜產業。
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
養蜂成為抱安支柱產業
育才生態區抱安村委會是三亞*偏遠的村莊,也是三亞今年脫貧“摘帽”的16個村之一。這里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花草繁盛,盛產牛大力、益智等名貴南藥,為野生蜜蜂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場所。從2011年7月份起,抱安村是三亞市*實施森林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的村莊,這就意味著,從今后村民群眾不能再上山砍樹了。記者了解到,抱安村周邊有國有林地30萬畝,大部分劃定為重點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區,并且承擔大隆水庫水源涵養、調節氣候等諸多森林生態效益功能。
為了保護山林,抱安村黨支部書記張永才帶領村民改變生產方式,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把養蜂作為當地的重要產業。“抱安村養蜂優勢明顯,養蜂是投資少、見效快的綠色無公害產業。”張永才說。
據駐抱安村*書記符繼業介紹,目前抱安村有上百戶家庭都在經營蜂蜜產業,包括一些剛剛“摘帽”的脫貧戶。為了發展抱安蜜蜂產業,2011年,村里成立了“抱安野生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發展社員10余人,養殖戶150戶。合作社已建設了蜜蜂養殖基地、蜂蜜加工廠房,配套了蜂蜜加工包裝等設備,還獲得QS(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和商品條碼證書。
拓寬銷售渠道
訂單隨之而來
“如果我們能像蜜蜂一樣勤勞,賺錢致富也不是癡人說夢。”看見記者的到來,村民陳進忠信誓旦旦地說道,曾經“靠天”吃飯的他做夢也沒想到,養蜂也能奔小康。2012年,正是在村干部的動員下,陳進忠參加了村里組織的*批養蜂技能培訓。他聰明好學,進步很快,靠著*批村里贈送的20個蜂箱,陳進忠就凈賺了2萬多元。嘗到“甜頭”后,他決定進一步擴大規模,成為村里的養蜂能手。
“養蜂一定要細心照看,不能讓它們受‘委屈’。”為了給蜜蜂提供優良的“居住環境”,陳進忠突發奇想,在自家院子里和房屋后山上,都放置了蜂箱,幾年下來,從原先的20個蜂箱增加至如今的100個蜂箱,收入也從每年的兩三萬元增加到了十二萬元。如今,陳進忠不但“足不出戶”就能管理蜂箱,還多了很多閑暇時間陪伴家人。
隨著養蜂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方式也要與時俱進。陳進忠從原先的客戶上門、現場售賣,到如今通過微信售賣的方式,與顧客交流,并在村里干部的幫助下,拓寬了銷售渠道,大量訂單也隨之而來。據陳進忠介紹,去年銷量好的時候,一家人齊上陣,僅填寫快遞單和打包蜂蜜,都要忙到半夜。有“甜蜜”也有苦澀,由于缺少質檢程序和加工儲存環節,他的蜂蜜產量往往一突破一千斤就會出現滯銷,導致虧損。
對此,符繼業表示,為了幫助蜂農們走出“產量增多,銷量負增長”困境,村里已將新修建蜂蜜加工廠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幫助村民能夠早日致富。
籌建蜂蜜產業園
將蜂蜜賣得更遠
張永才向記者介紹說,抱安村野蜂一年蜜期僅3月至6月,每年7月至次年2月蜂返山林,沒有蜂蜜可采。抱安村目前蜜期產蜜量約2萬斤,其成品蜜已由合作社加工,并獲得無公害產品許可證。目前,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由專業養蜂人指導村民養殖蜜蜂,合作社負責回收蜂蜜,解決村民的銷路問題。合作社成立后,抱安蜂蜜逐漸走出深山。不少蜜蜂養殖戶紛紛加入合作社,平均每個農戶每年因養蜂增加的收入超過一萬元。
符繼業表示,為了做大抱安的養蜂產業,將聯系區有關部門,把散養蜜蜂的個體戶集中起來,為他們申請補貼,做大合作社;同時結合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將抱安打造成為以蜂蜜為特色產業的美麗鄉村,促進旅游發展,做強抱安蜂蜜產業,讓深山里的蜂蜜走得更遠。
符繼業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在村民入股企業、種養補貼獎勵等幫扶措施的基礎上,加強脫貧戶鞏固提升,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幫助改善合作社基礎設施條件,協調借助扶貧產品交易市場、海南冬交會等活動平臺,擴大抱安蜂蜜產業規模,打響抱安蜂蜜品牌,讓蜜蜂產業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新亮點,讓“甜蜜事業”更甜蜜。目前,育才生態區正在籌建抱安蜂蜜產業園,希望建設起集儲藏、冷鏈、加工、包裝、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讓村民將蜂蜜賣往更遠的地方。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