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發改委日前印發的《云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2017-2020年)》(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圍繞特色園藝產品、特色畜禽和水產品、林特產品、特色糧經作物,創建并申報認定一批“中國*、世界有名”的*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打造一批“全省*、全國知名”的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形成*、省級、州(市)級三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體系。
《規劃》指出,云南境內地質地貌特殊、氣候類型多樣、河流水系眾多,涵蓋從熱帶到寒帶的所有氣候環境,開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下稱“特優區”)創建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和基礎。近年來,全省特色優勢產業產量持續增加,質量不斷提高。據不完全統計,云南省各類特色農產品產值約為全省農業總產值的65%左右,占據全省農業的“半壁江山”,但仍然存在產業基礎設施設備差、主體弱小且經營粗放、產業鏈條短且科技支撐能力不足、品牌建設和管理尚待提高等問題。
為此,《規劃》提出,依據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綱要(2017-2020年)》相關要求,結合云南特色農產品產業現狀、產品特性、發展潛力等因素,按照*、省級、州(市)級三級架構,分別創建、認定和管理。到2020年,圍繞特色園藝產品、特色畜禽和水產品、林特產品、特色糧經作物,形成*、省級、州(市)級三級特優區體系,區內形成以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產業鏈為基礎,集科技創新、休閑觀光、配套農資生產和制造融合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以此為核心引領帶動全省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逐步打造聞名國內外的特色農業產業帶,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扶貧和農民增收。
以特色園藝產品中的咖啡為例,《規劃》提出重點建設任務包括5個方面,即穩步推進綠色、生態精品咖啡生產基地建設;構建原料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并重的加工體系;完善云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構建覆蓋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的現代市場體系;重建與國際接軌又滿足國內消費習慣和交易要求的質量標準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多渠道、多角度培育“云南咖啡”公共和企業品牌。到2020年,全省咖啡種植面積穩定在200萬畝左右,年產咖啡生豆20萬噸,實現總產值292億元以上,出口創匯2億美元以上。
圍繞上述目標,《規劃》明確,將從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加工基地、建設倉儲物流基地、建設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品牌與市場營銷體系、建設質量控制體系、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入手,在強化技術支撐、改善基礎設施、加強品牌建設、培育經營主體、強化利益聯結等方面統籌推進。此外,《規劃》還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保障等方面明確了具體的保障措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