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第14屆廣西名特優農產品(廣州)交易會上,河池市展團創新展銷模式,通過建設“長壽河池生態產品”微信公眾號,開展“掃碼有李”活動,線上線下聯動推進河池生態農產品營銷。據初步統計,24日至26日上午,河池展區現場交易額達88.22萬元;簽訂訂單合同91筆,意向交易額2856.9萬元。
拓展網上展銷模式。河池市展團在交易會期間開展現場線下傳統展銷的基礎上,同時利用微信平臺開展線上網絡營銷。通過把參展產品和企業信息錄入“長壽河池生態產品”微信公眾號,分門別類建立索引目錄,利用“李”“禮”同音的特點,開展“掃碼有李”活動,引導觀眾掃描并關注該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號了解和訂購農產品,從而打造可持續開展農產品營銷的網絡平臺。
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針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農產品生態、質量、安全、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我市嚴把參展產品質量關,多次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企業和基地檢查指導。對于應用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的企業產品,不僅將產品質量追溯碼打印在包裝盒上,還在“長壽河池生態產品”微信公眾號上曬出產品質量追溯碼,讓消費者放心購買。
產品營銷成果顯著。“掃碼有李”活動開展兩天來,“長壽河池生態產品”微信公眾號關注量達6000人次,為河池展區凝聚了人氣,提高了農產品知名度,有力促進了線上線下交易。250多公斤天峨龍灘珍珠李不到1個小時就被*一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