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區玉祁街道蓉聯村300多畝稻蝦綜合種養項目即將迎來豐收季。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廣闊的稻田里遠遠望去一片綠意盎然,天空中鳥兒上下翻飛,呈現出一幅“魚兒游稻花香”的畫面。拿起漁具輕輕撥開稻葉,不時有蝦子躍出水面。今年種糧大戶任金明改變原來傳統的單一種植方式,率先引進新型的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稻田里養殖的小龍蝦以口感好、生態綠色而頗受市場歡迎,而且水稻也是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稻田綜合種養,效益翻番鼓起農民“錢袋子”
“本來可以銷售到8月底的小龍蝦,沒有想到早就被*一空了。現在又放進去了1000多斤青蝦苗。”昨天,玉祁街道種糧大戶任金明正在忙著搭建青蝦蝦苗繁殖基地,5個現代化的養殖大棚已經初見雛形。他告訴記者,作為種植大戶以前他都是稻子和小麥輪作種植,今年他新引進了稻田綜合種養的模式,在稻田里養殖小龍蝦,沒有想到8月中旬180畝小龍蝦已經銷售一空,每天一大早就有商販上門收購,均價賣到52元/公斤。
今年春天,政府部門5000畝稻田綜合種養建設開始啟動,無錫正在推進的規模化種養建設給了自己政策上的信心。“稻蝦共生”的經濟效益如何?任金明告訴記者,種一季水稻可養兩季蝦,3月份放*季小龍蝦苗,8月份還可再放第二季青蝦苗,不破壞稻田原有的內部結構,在田外挖深溝養小龍蝦,稻季小龍蝦可以自由進出稻田。經過試種養,他嘗到了稻漁綜合種養的甜頭,水稻為蝦、魚等供餌、遮陰、避害,蝦、魚可吃掉害蟲,排泄的糞便又成為水稻的有機肥料。在優勢互補的生物鏈中,小龍蝦和水稻的品質得到保證,生產的稻和蝦、魚都為綠色產品。總體算下來,該模式的年收益是以往單純種植水稻的幾倍。“這種模式綠色高效,據專家說這也是循環農業的一種形式。”
田還是那塊田,種養模式從“粗放”轉向“綠色”
無錫是蘇南地區整體推進稻漁種養的*城市。近兩年,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在我市刮起了一場“旋風”。截至2017年全市稻漁種養面積已達3000畝左右,種養模式多樣化。如今稻田綜合種養已經不再以豐富水產品供應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作為一種生態健康的種養模式受到農戶推崇。這種新型稻田種養技術模式,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水稻種植和魚類養殖相互促進,在水稻不減產的前提下,能顯著增加稻田綜合效益。稻田綜合種養將“魚”“米”結合,在生態建設和農民增收上努力創新,是建設現代“魚米之鄉”的新路子。“稻田綜合種養既可保住國家的‘米袋子’,又能鼓起我們農民的‘錢袋子’”。
惠山區從2014年開始就著手探索稻漁混養模式,以此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經過幾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在陽山的住基村、長安的好事蓮蓮生態園、玉祁的水稻園已發展了魚稻共養、魚蝦共養、藕魚共養370畝,取得了不錯的生態和經濟效益。另外,目前錫山區鵝湖鎮鵝湖村金星農場的“池塘稻漁種養”模式,采用了水稻和沙塘鱧、螃蟹、青蝦共生存立體種養的模式,目標是讓這種模式出產的沙塘鱧、綠色生態大米像甘露青魚那樣走出品牌之路。
記者從惠山區農林局獲悉,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基地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其實從7月底,稻田綜合種養基地放養的小龍蝦就開始上市,一籠籠的小龍蝦捕撈上岸,讓養殖戶心里樂滋滋的。8月底小龍蝦全部捕撈后,再投放一批青蝦,預計水產品畝均年效益可達3000元左右。再算上水稻的收益,畝均年效益可觀。通過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模式,不但能大幅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提高水稻和水產品的品質,實現一田雙收、一水雙收、蝦稻共盈的目標,真正做到“一水兩用、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綠色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