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像我這樣的沙地作物種植大戶可以申請獎補資金,我在*時間將申報材料提交了上去。”近日,在新樂市東王鎮孔村的盛輝土豆合作社,負責人郝勝輝高興地說。
據了解,目前,新樂市共有沙地面積19萬畝,占到當地耕地總面積的32%。為了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大做強當地沙地特色農業產業,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提升農業產業核心競爭力,今年5月,新樂市印發了《沙地特色農業產業經濟扶持辦法(試行)》。如今,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這些優惠政策對當地經濟的促進作用正在逐步顯現。據統計,2018年,當地申報新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的沙地經濟相關企業達到7家,而在2017年,僅1家企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把‘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措施之一。”新樂市農工委經濟發展科科長劉拴奎說,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特色農業、創匯農業的“三大支柱”。產業體系和生產體系的關鍵是提升農業生產力水平和生產效率,而經營體系的關鍵則在于創新農業經營模式。該市出臺的一系列新政策,就是旨在扶持和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家庭牧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資金獎補政策上,該市對西瓜、甜瓜種植規模原則上連片達到100畝的企業,給予獎勵2萬元獎勵;花生種植規模原則上連片達到200畝,獎勵2萬元;紅薯、馬鈴薯種植規模原則上連片達到100畝,獎勵2萬元。并堅持從增產向提質轉變,對種植西瓜、甜瓜、花生、紅薯、馬鈴薯的新優品種,或者采用優質*大棚設施種植沙地特色農產品的市場主體,可適當降低規模予以獎勵。對加工類企業也提出了獎勵措施。比如,從事沙地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的企業,新建改建擴建投資100萬元的獎勵5萬元;并在此基礎上,投資每增加100萬元,獎勵增加5萬元等。
此外,該市還將優先重點滿足從事沙地特色農業產業市場主體的貸款擔保需求。而且,還將根據市場主體申報前一年度沙地特色農產品品牌創建情況進行獎勵。比如,對新注冊農產品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的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性獎勵10萬元;創*商標的*性獎勵10萬;對被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且在三年有效期內,每年每個農產品種分別獎勵1萬元、5萬元、10萬元;對新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非政府申報單位*性獎勵10萬元;新獲得省級*產品的申報單位*性獎勵5萬元;對使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的法人企業(合作社),給予*性獎勵2萬元等。
目前,盛輝合作社的土豆品種已經達到十余種,并出口到越南、新加坡等國家。郝勝輝告訴記者,根據相關獎補政策,他的合作社*性可得到獎補資金8萬元。下一步,他將把這些獎補資金全部用來投資建設物聯網灌溉設施。
“現在,我每天除了研究土豆、發展銷售,就是學習各級政策。作為合作社負責人,我要帶領全體社員,抓住十九大對農業大力支持這個機會,通過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現代農業,把社員由以前的種植者變成經營者,不僅要種好,還要賣好。”他說。
“這些好政策,就是為了扶持那些品牌聲譽好、發展前景廣闊、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市場主體,讓他們發展得更好。接下來,我市還會出臺更多好政策,把當地沙地特色農業產業經濟發展推上一個新臺階。”新樂市主要負責人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