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河南新安:生態修復白鷺飛
河南新安:生態修復白鷺飛
農業網   時間:2018/9/6 8:33: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78

  初秋,正在建設的河南省新安縣黃河神仙灣旅游度假區里,波光瀲滟,白鷺翩翩,吸引了眾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光、拍照。

  2016年以前,對于新安人來說,白鷺只是飛舞在對古詩詞意象的無限憧憬中,而今,白鷺卻成為人們司空見慣的常客。每年3月-11月,數千只白鷺在旅游度假區的黃河濕地上筑巢棲息,覓食嬉戲。它們美麗的身影不僅讓新安有了盎然的生機、詩意的靈動,也為新安“脫胎換骨”的生態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作為礦產資源大縣和工業大縣,面對環保“欠賬”多、生態壓力大的形勢,近年來,新安在生態修復行動中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用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呈現出了喜人的變化。

  礦坑變良田

  裸露了10多年的石寺鎮西溝村礦區礦坑,如今已變身四五級臺階的梯田。西溝礦坑原本溝壑縱橫,幾乎寸草不生,生態脆弱。兩個月前,廢舊礦山修復整治大會戰打響,幾十臺大型機械晝夜施工,挖高填低,因勢造地,明年春天這里將被種上綠植。

  對于礦區修復,新安的做法是邊開采邊治理。北冶鎮馬行溝采區的變化,是新安礦山治理的一個縮影。10多年前,馬行溝村出現山體滑坡現象,而且旁邊還是當地一家大型企業的采礦區,遇到暴雨等極端天氣,村民夜不能寐。6年前,該村在責任企業、國土、扶貧等部門的支持下,在村子與鎮區過渡地帶建設搬遷惠民小區,配套暖氣、文化大院、休閑廣場、游樂園、健身設施等,450戶2000多人陸續搬入新居,過上了與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建設社區的同時,廢舊礦山植被恢復同時推進。

  經過幾年努力,礦區連片治理近2000畝,種植花椒、石榴、薄皮核桃、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和向日葵等景觀作物,昔日讓人頭痛的廢礦坑如今已變身綠色寶庫。

  既要搬得出,更要能致富。依托當地優良的紫砂資源發展傳統陶瓷業,一批鄉土老藝人重披戰袍,豆芽罐、紫砂壺、仿古瓷擺件、酒具等成了熱銷產品,僅北冶鎮就培育了6家陶瓷企業,而新安縣陶瓷紫砂產業工藝傳承人達50余人,從業人員300余人,開發陶瓷、紫砂產品330多種,年產值超千萬元,實現綠色轉型,既留住了鄉愁,又傳承了文化。

  今年,新安把礦山修復作為生態建設的重點,補齊生態短板。7月中旬,又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礦山修復集中整治行動,按照“誰破壞、誰修復、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堅持礦山采礦區和排渣場生態修復工作與資源開發同步進行,做到逐步消化“老賬”,堅決不欠“新賬”,“閉坑一個恢復一個”,日出動大型機械400余臺(次),恢復治理礦坑96處3000畝。今冬明春,昔日滿目瘡痍的礦坑將迎來新生。

  荒山成林海

  “原來這里是一片亂石山,光長草不長樹,每年防火壓力大,人見人愁。現在好了,3家企業來治理,還栽種樹木,明年形成氣候,不但能調節水量、固土保肥,而且年可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500噸以上,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新安縣郁山林場場長牛同安每隔一段時間總要到林場來看看,談起荒山治理,他異常興奮。

  石寺鎮與正村鎮以一河一山為界,河是黃河,山為石寺坡,東西長3公里,作為國有郁山林場的一部分,長期以來,亂石密布,灌木叢生,治理難度大。

  為徹底改變這一地區面貌,今年春季,新安縣率先在全省實施了*由排放企業出資籌建的碳匯林項目。面積達1500畝的造林工程,按照常綠與彩葉樹混種的模式高標準建設,超3000萬元的造林費用,由當地3家大型企業“買單”,這些涉及電解鋁、水泥、氧化鋁生產及鋁加工的企業“跨界”造林,由“排碳大戶”變為“低碳先鋒”。今年年底前完工后,建設企業將獲得30年林場管理權,不僅可抵消碳排放,還可發展林下經濟。在獲得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后,林場二氧化碳吸收額度還可在全國碳交易市場上市交易,實現賣“碳”增收。

  近年來,新安縣以“打造綠色生態全景新安”為目標,以發展現代林業為核心,著力打造“兩區兩點一網絡”的林業生態建設格局,構筑點、線、面相結合的綜合林業生態體系。2013年至今,共建立義務植樹基地36個,軍民共建林、車友林、巾幗林、志愿林等紀念林基地9個,累計義務植樹670萬株。2010年至今,新安縣累計投入資金高達5億元,全縣森林面積達4.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5.1%。

  煤海似江南

  來到石寺鎮鎮區東南部的一個生活小區,粉墻黛瓦,徽派建筑伴著小橋流水。一打聽才知道這里是新安煤礦礦區。這個年產150萬噸的大型煤礦,積極轉變經營理念,先后投資8000余萬元,全力打造“文化型、生態型、旅游型”現代化礦井。礦區綠化覆蓋率近80%,人均綠地面積約90平方米,形成了“四季常綠、三季有花、處處有水”的北國江南景象,被評為3A級景區。

  新安縣還依托森林景觀,開發建設了5A級景區龍潭大峽谷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區。全縣旅游從業人員達2.2萬名。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98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6億元。

  新安還實施澗河生態河谷綜合整治工程,對長達42公里的黃河支流澗河新安段進行河道疏浚、堤防修筑、濕地建設、生態綠化及路網建設等,在縣城及縣城周邊重點打造了8座公園,加之3座森林公園、西區工業隔離帶、東區防護林帶等一批城郊公園,使整個縣城處在林中。此外,新安縣圍繞山谷多的實際,打造特色溝域和溝域景觀,培育了7條市、縣級溝域經濟示范區,打造了一批生態農業休閑區,特色鄉村游項目風生水起。

  截至目前,新安縣石井鎮獲評中國*美村鎮,倉頭鎮為全省首批國家園林鎮,石寺鎮為全市首批國家衛生鎮,50多個村獲得省級衛生村稱號,30多個村獲得省級生態文明村稱號,52個村被列入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