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江蘇省首批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省級考核評價中,金壇區在15個創建縣(市、區)中,以94.5分勇奪桂冠。
金壇現有水稻種植面積21.9萬畝,小麥種植面積17萬畝。自2016年成功躋身“全國首批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之后,該區聚力推進“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創建。兩年來,該區著力強化行政推動,注重典型示范和集成創新,農機裝備水平和經營服務能力全方位提升。全區兩年新增農機具近2000臺,在役量達5000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88.91%,所有鎮(街道)全部通過示范鎮創建驗收,創建率達*。耕整地、種植、植保、收獲、產地烘干、秸稈處理等六環節機械化水平均達到或超過考核評價標準要求。
“著力普及新機具新技術,全面融合良種良法良機,‘主攻一體、盤活兩翼’是金壇創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的*特色和鮮明特點。”金壇區農林局副局長胡國強介紹說,在創建過程中,該區堅持以專業化農機服務組織培植為綱,著力主攻,帶動全局,基本實現農機專業合作社行政村全覆蓋,擁有全國農機示范社5家、省級示范社35家。同時,堅持以農機農藝融合和實用人才培養為目,充分盤活,激發潛能,建立農機化實訓基地5個,培養了一大批會操作、懂管理、善經營的“土專家”“田秀才”,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項、省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1項,制定和參與制定了8項常州地方標準,先后承辦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現場會、*屆全國稻茬小麥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研討現場會、全省稻秸稈機械化暨小麥機播現場會,為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提供了樣板。
該區農林局局長鄧九勝表示,將在鞏固提升“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創建成果的同時,大力推進設施農業“機器換人”、綠色環保農機裝備與技術示范應用兩大工程,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服務農業,用現代生產方式改造農業,不斷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同時以“產業興旺”為根本遵循和自覺追求,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