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9日,浙江慈溪市被農業部等七部委列入第二批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市)。2004年,浙江慈溪市順利通過農業部專家組驗收,正式躋身第二批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市)行列。
為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業部、國家計委等七部委聯合組織了全國生態示范縣(市)建設工作,并于2000年啟動了第二批*生態農業示范縣(市)50個。根據農業部指示精神,浙江慈溪市把發展生態農業作為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了生態農業建設規劃,以因地制宜、統籌規劃、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為原則,建設了一批生態農業“精品”示范工程。浙江慈溪市還成立了由市經委、計委、科委、農經委和農業、財稅、環保等部門參加的生態農業示范縣(市)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生態農業辦公室。
4年里,浙江慈溪市累計投入11.42億元,實施生態公益林、經濟林建設工程,種子、種苗工程,農業環境監測中心建設工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八大工程,并從中摸索出了農林復合種植生態模式、漁業立體養殖生態模式、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生態模式等5種生態模式,還完善了生態農業配套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體系建設等三大體系,使農業生產環境得到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效益得到大幅提高,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及其基地迅速發展。
到2004年,浙江慈溪市農業生產總值達到26.5億元,生態農業示范戶、村、鎮及生態工程占農田總面積75%,建立了周巷生態農業示范鎮、慈溪市現代生態農業園區等12個示范點,6種農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如今,浙江慈溪市農業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2017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9.27億元。隨著畜禽養殖污染整治、農藥化肥減量控害、生態循環農業等工作的扎實開展,浙江慈溪市生態農業得到進一步提升,農藥化肥使用量達到*生態市標準,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累計建成省級美麗生態牧場14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