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露源公司的白茶基地,農戶流轉土地每畝一年1200塊,在企業打工每天掙一兩百塊,有的貧困戶一年在企業可以掙兩萬多!”滿目蒼翠,依山起伏。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茅坪鎮建東村黨總支書記李勝手指著村委會側后方的青青茶園對前來參觀的學員說。
近日,全湖北省*扶貧項目管理研修班130多名學員來到建東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這里的村級惠農金融服務站,饒有興趣地聽取了該村通過“企業+基地+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的情況介紹。
建東村引進江蘇露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流轉農戶土地300畝發展白茶產業。公司通過“產銷一條龍”服務,帶動51個貧困戶戶平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該公司又在屈原鎮鋪坪村流轉土地1000畝,復制建東村的產業扶貧模式。
近年來,秭歸縣針對貧困戶發展能力弱、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的實際,創新“市場主體+”產業扶貧五種新模式,把脫貧攻堅植入產業鏈條中,帶動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脫貧增收。一是“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組織全縣49家農業企業,通過基地或合作社與貧困戶無縫對接,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如秭歸縣九畹絲綿茶業公司,依托峽口茶葉專業合作社與126個貧困戶結對,為貧困戶無償提供茶苗、發放菜餅肥、配送農資,統一回收鮮葉。二是“龍頭企業+貧困村+貧困戶”模式。通過農業龍頭企業與貧困村對接,帶動貧困村發展產業,助推貧困戶增收。如秭歸宜紅茶業公司,在全縣5個鄉鎮建立茶業加工廠和生產基地,通過租賃村集體土地建設廠房,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延長鮮葉收購和茶業加工鏈條,增加茶農和貧困戶收入。三是“合作社+貧困戶”模式。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全縣成立72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入社分紅、技術培訓、土地租賃、受托銷售產品等方式幫帶7043個貧困戶,戶平增收1000元以上。如秭歸縣康源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68個貧困戶發展藥材種植,逐步形成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每戶年現金收入8000元以上。四是“電商+貧困村+貧困戶”模式。全縣43家重點電商企業與貧困村對接,通過發展產業、銷售產品、吸納貧困人口務工等方式幫扶1542個貧困戶,銷售農產品600萬元以上,帶動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五是“家庭農場+貧困戶”模式。全縣385個家庭農場與1920個貧困戶結對幫帶,戶平增收1000元以上。
縣委農辦主任秦移山介紹,“市場主體+”五種產業扶貧模式,讓市場主體帶領貧困戶選準產業、發展產業、對接市場,將貧困戶融入產業鏈條之中,有利于貧困戶壯大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產業脫貧有了堅實的依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