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歲的李華,是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可他畢業后選擇了從事農業,在職業農民的崗位上,他已經干了6年。
2012年,李華畢業后,就到璧山區大路街道高拱村,從村民手中流轉了140畝地,“玩”起了農業。
“以前我沒種過地,所以,我種地的方式,與許多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不太一樣。”他跟重慶日報記者強調說,“特別是在種瓜上,更是不同。”
南瓜藏草中
冬瓜能生吃
李華種瓜有啥不同呢?
“我這140畝地,夏秋季只種南瓜和冬瓜,不種其它。”李華說。
可是,瓜地里卻見不到瓜。記者往他的瓜地里瞅去,只見一片草籠籠里,夾雜著南瓜和冬瓜的藤蔓,卻見不到瓜。
“你種的瓜在哪兒呢?”記者很是奇怪。
“在草籠籠里。”他說。
聽他一說,再扒開雜草仔細一看,果然,在40來公分高的草叢中,“睡”著一個個10來斤重、金黃色的長南瓜。
“我這瓜的品種也與周邊農民種的南瓜品種不同,名叫‘蜜寶’,是目前蜜本南瓜系列中*的一個品種。”他說,這個品種是經過好幾個品種試種后,從中選出來*適合這里的土壤和氣候,又*有市場前景的一個品種。
他種的冬瓜,也只有一個品種。他說,冬瓜品種是從重慶農科院引進的,不僅品種“獨”一個,而且品質還很特別。
“有啥特別之處?”
他拿起一個冬瓜,用刀把皮削掉后,切了一塊給記者:“我的冬瓜能生吃,你嘗嘗看。”
接過冬瓜片,放進嘴里細細一嚼,脆脆的,與普通冬瓜不一樣的是,居然還有一股水果清香味。
從表面看,這冬瓜個頭小,每個只有三到五斤。切開后,才發現,里面的心很小,幾乎是實心,不像普通冬瓜那樣有個大大的空心。
化肥靠邊站
雜草不浪費
李華種瓜,還有一個不同之點:不施化肥,地里的雜草也不浪費。
“幾年種植蔬菜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問題:有不少蔬菜品種都不能連續在一塊地上種,需要輪作,不然,土壤會板結。”李華說,經查找原因,發現是施用化肥造成的。
于是,經過探索和實驗,他找到一種特別的方法,可以保持土壤結構疏松、不板結:栽瓜苗之前,用秸桿和人畜糞水加有益菌發酵后,制成的有機菌肥作底肥,施入窩內,然后就不用再施肥了。
“這種有機菌肥不僅不板結土壤,還能增加土壤里的有益菌,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他說,更重要的是,在疏松的土壤和沒有化肥、農藥(整個種植過程中不打農藥)的情況下種出的瓜,品質也比用了化肥、甚至豬糞水農家肥的要高。
在李華的瓜田里,雜草和瓜藤等,也不會浪費掉。在一季瓜收獲完后,他請工人來將瓜田里的草鋤掉,等干幾天后,就用小型旋耕機進行翻地,將雜草和瓜藤翻到泥下,腐爛后,就變成了極好的有機肥,積存在土壤里,為下*種瓜作準備。
瓜多不愁賣
價高有人追
140畝的瓜,產量至少有200多噸,這么多的瓜,怎么賣出去?
“不僅能賣出去,還能賣個好價錢。”李華說,“以今年為例,瓜剛開始上市時,賣10元一斤。在大量上市后,也能賣到5元一斤,是傳統種瓜方式種出的瓜價格的5倍。
“從外表上看,你這瓜與其它的瓜也沒有啥不同呀,別人咋會出市場價5倍的錢來買你的瓜呢?”
“靠的是品質和品牌啊!”他說,“我的瓜品質好,專門注冊了‘一粒粟’商標,靠過硬品質,已有了品牌效應,買瓜人愿意出5倍的價錢來買我的瓜。”
看來,這大學生種的瓜,不管是品種,還是種植方法、營銷方式,都與傳統農民不同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