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工作時,曾對金山提出建設“百里花園、百里果園、百里菜園,成為上海后花園”的殷切期望。今年5月7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金山調研時強調,上海金山要結合實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重大決策部署,努力成為打響“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載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全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金山區委農辦主任、區農委黨委書記、主任張亞軍表示,作為上海的農業大區,金山正積極推進農村發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
農業農村是金山的一大特色。金山區有接近40萬畝的耕地,40多萬的農村常住人口。全區基本農田占全市的13.77%,糧食種植面積居全市第2位,畜牧養殖方面存欄奶牛近1萬頭。今年以來,金山區緊緊圍繞“三個百里”建設目標,通過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農業的經濟、生態、服務功能,努力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
通過產業融合,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我們通過夯實產業融合基礎,建設品牌農業,提高農產品品質。”張亞軍表示,在今年7月21日舉行的2018金山施泉葡萄節開幕式上,金山區正式對外發布了上海*個全域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金山味道。
金山區通過優化產業融合環境,建設生態農業,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提升產業融合效能,建設休閑農業,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在全市*先完成《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設施用地專項規劃》,納入項目85個,正在花開海上生態園等地開展試點。
通過產業融合,促進農村增綠增美。
金山區正在根據產業融合內在要求,積極推動宜居宜游宜業的農村新生態建設:一是以村莊改造為載體加強資源整合;二是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三是加快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
通過產業融合,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我們加大現代農業和小農戶的有機銜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張亞軍表示,金山通過加大產業融合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激活主體。同時,積極盤活產業融合資金,發展集體經濟。還通過推進農村產業融合改革,激活要素和市場。不斷完善鎮級和村級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持續做好農業部土地“三權分置”改革。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