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的這家企業——DMK是*的奶企,我非常想了解這家企業是怎樣*化利用奶業產業鏈的。我在公司主要從事乳酸菌發酵方面的技術研發工作,所以也特別希望從技術層面與德方進行深入溝通和學習。”近日,第四期中德農業實用能力建設項目在北京啟動。12名層層選撥中勝出的青年學員參加了啟動儀式,綠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鄭弘揚就是其中一位,他表示,此行雖然有壓力,但他也有信心把握好機會,不辜負祖國和公司的期待。
據介紹,本期項目是2015-2018年中德兩國開展青年農業人才能力建設項目的延續,也是2019-2021年新一輪中德青年農業實用人才交流項目的預熱,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由德國企業定制崗位、提出要求,再從意向學員中進行選撥;二是此次學員全部是來自畜牧行業的青年人才;三是長短期結合,既有深度實習又有交流訪問,滿足了德企和學員的雙向需求。
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唐盛堯在與學員交流中表示,中德青年實用人才交流項目是中德農業合作的亮點,也是創新點,之前的幾期都取得了務實有效的成果。本次項目既是*期的*后一批,也是農業農村部成立以來的*批,所挑選的學員經過了國內、國外的層層選拔,是由畜牧行業的青年精英組成的“哈佛班”。因此,他希望,本期學員在學習期間,能夠做到有計劃、有準備,帶著問題去學習,開誠布公地與德國同事、同期學員、老師老板交流互動,建立伙伴關系;也要做好工作和生活的總結,為自己的未來留一份資料也給后來者提供借鑒和參考。另外,唐盛堯還與學員們分享了外交禮儀方面的知識,希望學員們能夠體現出中國青年的高素質、優禮儀、好作風,以出色的表現贏得德方的尊敬和信任。
德國農業協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張莉為學員們介紹了中德青年農業實用人才項目的背景情況和本期的安排。她認為,在德國學習,學員們應該開拓思路,廣泛吸收和學習對方好的東西,并盡可能地與德方深入交往,建立良好合作的關系,不僅做中德農業合作的信使,同時也為自己未來更好的發展打下基礎。
據介紹,在赴德之前,學員們將在北京參加為期10天的行前集訓。集訓內容涵蓋中國飼料行業的概況與發展、中德沼氣工程、肉類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中國畜牧業發展現狀與趨勢、中國奶業的發展、中德文化的差異和理解以及外交禮儀和外事紀律等。
2014年,李克強總理訪德期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發表《中德合作行動綱要》,把農業合作確定為兩國未來創新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2015年3月,中德兩國農業部長簽署《關于開展中德青年農業實用人才能力建設項目的意向書》,宣告項目啟動。截至2017年年底,該項目已開展了3期實習,赴德國實習學員36名,取得了顯著成效。2018年7月,在兩國總理的共同見證下,兩國農業部長再次簽署了《關于青年農業實用人才交流項目的聯合意向聲明》。這一聲明中表示,在前期項目的基礎上,將繼續加強中德農業合作關系及雙方在農業食品領域能力建設,共同設立“青年農業實用人才交流項目”,將于2019-2021年每年互派15-20名青年實用人才,到對方國家進行為期不超過四周的學習交流。新一輪項目將于2019年1月啟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