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農業競爭力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確立全新的農業技術進步模式,以“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概念,統領目前分散的綠色農業發展政策,形成完整的生態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加速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
一、如何理解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
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是指各類農產品生產均按照物質能量多層次良性循環為主,依靠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無公害物質能量補充為輔,有機運轉的農業生產體系。
區別于狹義的或傳統的生態農業,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允許無公害的制種技術、肥料技術、農藥技術、添加劑技術、光溫控制技術、區域間物質能量調配技術等,補充、優化農業生產的自然循環過程,并且盡可能低成本、低強度利用這些技術,*限度地發揮物質能量自然循環的作用。
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首先要*限度地利用農業生產中物質能量自然循環,以*限度地滿足人類的需求。這主要是指,建立不同類別農業生產之間的物質能量循環系統,并將人類對該系統物質能量的汲取使用與排放也納入,使人與自然在食品生產和消費關系中形成零廢棄循環系統。
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所接收的現代技術及物質能量的輸入,必須確保輸入品無公害、輸入品生產過程無公害、輸入后果無公害。所謂無公害,是指輸入的性質對人類健康無直接危害,也不會通過對環境的影響對人類健康產生間接危害。
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還強調全農業產業體系之間的聯系。鑒于地表水系、地下水系、氣流運動、害蟲運動等因素的影響,僅僅在局部地區和個別品種的生產上推廣生態農業生產模式,其效果會大打折扣。
二、發展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有沒有必要?
農業生產的技術模式選擇,歸根結底要為人類服務。我國人口基數如此大,如果沒有現代農業技術及物質能量的輸入,單靠自然生態循環模式下的農業生產,并不能滿足全社會對農產品的數量需求。假設一切現代農業技術都不使用,粗略估算,我國現有農地的產出只能供4億人口勉強度日。
從調查看,實踐中的有機農業生產模式,完全不能離開現代農業技術及其物質能量的輸入。有機農業只是強調不使用化肥、農藥和轉基因技術,其他現代農業技術手段還是要利用。通常認為,化肥和農藥是產生公害的現代農業投入品。其實,技術進步有可能將化肥和農藥的公害降至零水平,使化肥和農藥的投入與其他現代農業技術的投入沒有本質差異。
不直接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有機農業,可以是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有機農業產量低,成本高,產品口感好于一般無公害農產品。但是有機農業生產對土壤及地塊位置有嚴苛的要求,其產出在全部農業的占比上不會很高。又因其產品價格高,有購買能力的民眾也不會太多。目前美國的有機農業占比大約為5%,歐洲的占比約為10%。
從國際競爭趨勢看,因為氣候變化,可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面積在擴大,這些處女地在使用現代生態農業技術后,農產品更容易達到無公害水準。這種競爭壓力要求我國發展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逐步使自己的農產品質量向國際水準看齊。
三、發展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可能性有多大?
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體系有可能逐步建立,是基于實踐中有關因素的逐漸生成及強化而作出的判斷。這些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農業經營組織規模增大
農業經營組織規模的增大,可以大幅度降低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的成本。我們從一些農業經營者那里了解到,大約1000公頃的土地耕作面積,就可以建立種植、養殖、有機肥料加工、沼氣生產的生態循環鏈條,形成相對完整的生態化農業循環單元。耕作面積3公頃以上,一戶有一個全職農民,農戶就有建立生態循環系統的合作意愿。以1000公頃規模單元的農場作為示范,鼓勵3公頃以上的中型農戶通過合作實現農業生態化循環,應該是有可能的。那些耕種幾畝地的小農戶,家里事實上沒有全職農民,通過所謂社會化服務來產出農產品,搞循環農業的合作成本會很高,不具有現實意義。
農業經營組織規模的擴大,是一個看得見的前景,但目前的實際水平遠不能夠滿足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
(二)農業技術進步巨大
現代農業技術曾經不注意公害問題,現在情形已經有了變化。我國在農業投入品生產、農業生產檢測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公害控制能力。轉基因制種技術可以大大增強農作物抗病能力,減少農藥使用量,實現無公害使用農藥。測土配方技術可以大幅度降低化肥使用量。耐干旱農作物品系的培養,可以減少灌溉,進而減少氮素流失。有機肥料生產技術,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并增加作物抗病能力。飼料配方技術可以減少動物含琉氣體排放。農作物輪作技術廣泛使用,可以減少病毒對農作物的影響。交通運輸條件改善和成本降低,可以在更大空間調配資源,擴大生態循環地域范圍,提高循環效能。
(三)土地資源的人口承載條件有望改善
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人口總量有望在2040年左右達到極值。估計人口總量*規模不會超過15億。另一方面,根據國家政策,我國耕地面積還有望增加。我國谷物和豆類的單位面積產出為農業發達國家的70%左右,產量提高的空間還很大。這些因素利用到位后,我國可以全面建立合理的農地休耕制度,有利于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模式的建立。
四、發展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面臨哪些問題?
發展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還面臨著一些障礙性因素。
首先,我國農戶經營規模雖然有所增大,但仍然不適應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的需要。
我國農業生產的主體仍然是小農戶。據我們調查,經營10畝地以下的農戶,往往是青壯勞動力在外務工,土地由家里老人代管。這部分農戶在較長的時間里數量基本沒有變化,說明他們流轉土地的意愿比較低。進城門檻高,是決定這部分農戶行為的主要因素。經營規模為10畝~30畝的農戶,已經有顯著的經濟核算意識,他們要么放棄農業經營,要么向專業農戶方向發展,因此,這部分農戶總量在減少。而經營30畝以上的農戶有顯著增加。2016年,經營50畝以上的農戶占農業總戶數的比例約為1.1%。這種情況不利于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發展。
其次,土地規劃管理制度及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缺陷明顯,阻礙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發展。
調查發現,在土地流轉中,農戶間小面積土地流轉地租率約為大規模流轉地租率的1/3左右,后一種地租率已經接近谷物生產中每畝地的純收入。這種情形對擴大土地規模經營不利。這種情形的發生與農民對土地用途預期不確定有密切關系,歸根結底與土地用途管理體制有關系。我國農地承包權不能轉讓給其他農戶,且農地承包有期限規定,致使耕地經營權出租多在8年之內。這種情況也不利于耕地承租人采用生態循環技術。
第三,農業及食品監管水平低。例如,檢測技術水平低,相關立法粗疏,地方保護對監管有影響,監管部門權力配置不合理等,這類問題比較嚴重。
第四,政府對農業技術進步的財政支持目標比較凌亂,政策的針對性比較弱。
按生態農業的要求,技術進步可以分為:生態友好型技術,例如成熟的經過嚴格檢驗的轉基因技術;公害中立性技術,例如農業機械化技術;公害增加性技術,如過度使用地下水灌溉以及某些農藥的使用。這些技術類型的采用,又與農戶經營規模有密切關系。農業經營組織規模越大、產權強度越高,越有可能使用無公害技術。政府對技術使用的補貼,往往可能會扭曲價格,對技術進步影響不大。我們在對規模經營農戶調查時了解到,如果土地租期延長到20年以上,他們自己可以負擔生態循環技術的資本投入,不需要政府提供支持。政府要做的是底線管理,從源頭上堵住公害增加性技術的使用。然而現實是,有關部門的生態循環農業技術支持政策顯得過于復雜、凌亂,其效果可能難以滿足期待。
五、發展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需要什么樣的政策體系?
發展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應考慮建立以下政策體系。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在農村地區探索建立“注冊農業經營者”制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專業農戶成為耕地流轉交易主體。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第三方認證農村居民家庭主營農業的資格,并建立一整套信息管理制度,形成政府支持專業農戶的基本手段。國家應該制定與“注冊農戶制度”相關的行政法規。在經濟發達地區安排試點,探索土地承包權流轉交易辦法。農戶土地承包權向他人流轉后,與村集體經濟組織脫離關系,不再成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但仍然是社區成員,并享有平等獲取公共服務的權利。
簡化土地功能區設置,劃出幾個較為簡單的土地功能區,其中包括農業保護區、城市拓展區、生態建設功能區和生態保護功能區,由不同層級政府分別管理。農業保護區由中央政府管理,城市拓展區由地方政府管理。通過這個辦法,穩定農業經營者和農村居民對土地用途的預期,降低地租率,更快擴大我國農業經營的規模化水平。
(二)簡化技術支持辦法 鼓勵農業經營者實現自主技術創新
1.強化終端綜合管理,弱化交易環節的財政補貼,為市場主體自主采用生態循環農業技術留下充分空間。政策上應該管氣體排放和固廢、管農產品殘留、管土壤有機質變化與農區河道水質變化,針對這四方面的變化設計管控指標,建立獎懲措施。科學確定“終端數據”采集的辦法。對于農業經營者具體采用什么技術,政府盡量不要干預,也不要對技術的適用性做出直接判斷。終端數據與數據采集點的實際排放或生態循環改善可能有差異,技術部門需要在一定區域里盡可能縮小這種差異。
2.創新對小農戶的管理支持方法。政府盡量不要對具體的每個小農戶生產經營的終端數據作出獎懲反應,而要對包括很多小農戶的一個農業生產區域的終端數據作出反應,獎懲措施也根據區域的數據分攤到農戶。為此,要在小農戶為主的農業區域建立“生態農業合作區”,政府只根據合作區的終端數據,確定對合作區的生態循環農業進行經濟補償或處罰。同時鼓勵合作區內部建立相互補償機制,防止小農戶的“搭便車”機會主義行為(學者譚秋成曾提出,“社區內部補償機制”應作為生態補償的途徑之一,補償價格通過利益相關方博弈來實現,政府定價應該是一個“試錯”過程)。如果這個區域規模不是太大,就會鼓勵小農戶在生態農業發展中進行聯合。如果不這樣做,便沒有針對小農戶的更合適的政策。
3.強化對農業科研機構的支持管理。可以根據農業區的終端數據,上溯其技術類型以及技術研究和服務機構,對技術推廣效果好的研究機構給予鼓勵。
(三)針對現代全產業生態農業的農業經營組織政策
逐步推動由小農與專業化服務商為主的農業經營體系,轉向由專業農戶、農戶合作社和政府支農系統組合為主、其他涉農工商業主體為輔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在一定的時間內,培育出一批面對農民是合作社、面對國際市場是跨國公司的大型現代農業組織,大幅度提高我國農業全產業鏈競爭力。借助這些大型合作社,實現農業生產工藝流程標準化、農產品質量標準化、生態循環規范化,并促成農業全產業橫向縱向的生態循環模式的全覆蓋。
由大型合作社承擔政府的部分職能,并通過內部分工,使其成為全產業生態農業的監管主體、執行主體和技術開發主體。
根據國內外經驗,經營規模過小的農戶不適合參加合作社,或者說,小農戶組成的合作社沒有生命力。可以通過建立“地塊組合社員制度”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在一個具有地域連續性的規模較大的地塊上,將使用這塊土地的所有小農戶聯合起來,組成“地塊社員”,作為大型合作社的一個組合社員。“地塊組合社員”通過內部協商,踐行合作社的生態循環農業的技術規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