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上海崇明的4千畝國慶稻,率先開鐮收割,預計可產出1000余噸新米。隨著首批地產新米9月18號起陸續上市,光明集團旗下萬畝糧田將陸續成熟收割,用地產優質新米供應進博會。
在崇明生態島,一望無際的金色的田野上,一臺臺現代化的收割機來回運作,翻飛的稻浪、豐收的美景,讓人由衷喜悅。
隨著成熟的水稻顆粒歸倉,再經過烘曬、加工、包裝等步驟,到9月18號,市民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國慶新米了。
據光明米業長江基地副總經理張強介紹:“今年的水稻灌漿充足,堊白度也就是大米中白色不透明部分比例比較小,這也是衡量大米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今年大米口感比往年更好,產量也提升了20%到30%,達到畝產千斤。”
今年國慶稻的主栽品種仍然是香粳一號和松早香一號這兩個傳統品種。經過幾年來的選種改良,品質已經大有提升。香粳一號,冷飯也軟而不硬,適合上海人愛吃“泡飯”的口感;松早香一號,米粒細長,有嚼勁,好似中國版的“泰國香絲米”。
光明米業集團董事長張建漢表示:“地產光明大米*按照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進行生產,還有4000多畝按照有機標準來進行生產的。今年要為進博會供應地產的優質好米。”
整個米業基地,近20萬畝自有基地的水稻將陸續成熟收割上市。新米產出后將登陸全市的良友便利、糧油平價店和聯華、樂購等超市,市民也可以通過京東、淘寶、東方CJ等網上訂購,送米上門。到下個月,東北的樂惠虎林大米、江蘇大豐的海豐優質米等品牌新米,也將陸續上市。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