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上海市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實施了弱電管線入地,村容更加整潔美麗。“路邊看不到電線桿,望過去清清爽爽,我們住在整潔的環境里,心情也更好了。”村民郁新華說,*近幾年,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民生村的面貌大為改善,環境更為生態宜居,農民的錢袋子也因此鼓了起來。
原本在農村,沿路架設的電線桿較為常見,人們也習以為常。但隨著*生態島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崇明農村的變化日新月異,老百姓對于生態宜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幾年,村里*的變化就是清退了大部分蟹塘,統一規劃建設了生態廊道,拓寬了幾條鄉村道路,對于環境的改善,老百姓比較滿意。”民生村村支書顧春榮說,對于這樣的環境,村民也較為珍惜,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宅前屋后還種上了花花草草。不過,整潔寬敞的道路上樹立的電線桿,成了老百姓的“眼中釘”:“不少村民反映,一眼望過去,這些電線桿與周圍環境很不協調,是不是能夠想辦法入地敷設。”
民生村村干部走訪了電信、電力、廣電等部門,多次聽取指導意見和合理化建議,并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采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案。目前,*期工程已全部完工,第二期工程結合生態廊道提標建設、道路拓寬等工程一并實施。“我們正好趁生態廊道提標建設的機會,將這些線路全部埋到地下,并在周邊補種了綠植。”顧春榮說,大家對目前的效果也很滿意。
如今,走在民生村寬闊的鄉間道路上,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原先蜘蛛網般的空中線路不見了,路邊東倒西歪的水泥桿子沒有了,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民宅和四季花開的生態廊道。
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的同時,民生村也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動了許多腦筋。顧春榮說,之前,不少村民以養蟹為主,雖然一年也有不錯的收入,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當時,正值區里搞生態廊道建設,我們立即抓住機遇,對村民進行引導教育,對蟹塘進行清退,規劃建設了首批生態廊道。”顧春榮說,老百姓積極支持配合清退工作,沒有向村里多要一分錢,“不少人家種了多年的橘樹,也在廊道的規劃區域內,原本一棵樹收購價在300元左右,但他們都沒有要錢。”
然而,如何在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同時,也增加農民的收入?民生村借生態廊道建設的契機,對村里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除水稻家庭農場外,還種植了經濟價值較高的紅美人柑橘,市場價30元/斤。“目前,我們還在引進幾個*果蔬的品種,今年先進行試種。此外,我們還要搞活水系,使民生村既有綠樹繁花,又有魚蝦悠游。”顧春榮說,要把民生村打造成一個“花園村”,吸引更多人氣,打開商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