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城廂鎮東崗村的“開心田園”農場,80多畝黃金百香果長勢正盛,沉甸甸的果實垂掛枝頭,工人忙著采摘,一派豐收的喜悅。
“進來坐,快來嘗嘗。”梁野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農場主吳才英端出剛摘下的黃金百香果,開心地笑著。
2017年,從廈門打工返鄉的吳才英種植10畝黃金百香果,小賺一筆。由于看好黃金果前景,今年她把種植面積擴大到80畝,預計畝產1000多公斤。“今年行情比往年還要好,由于果質好,收購價每公斤6元還供不應求,很多訂單只能推掉。”她說。
百香果園遍地花開,像吳才英一樣發展武平黃金百香果產業的農戶不在少數。
由于地熱條件好、晝夜溫差大、丘陵地貌多,生態條件良好的武平非常適宜種植百香果,所產果子色澤鮮亮、味甘醇、香味獨特。
在武平高速路出入口,矗立著一塊塊醒目的廣告牌,上面寫著“少養豬多種果,種果就種百香果”的標語。
2016年,閩粵兩省簽署汀江—韓江水流域水環境補償協議,武平全面掀起生豬養殖污染整治。為保護綠水青山,帶領養豬戶脫貧致富,武平將目光投向百香果,將其作為養殖戶轉產轉業的新路子,并及時出臺優惠扶持政策。
百香果易管易種,行情好、見效快,武平不少鄉鎮將其作為推動產業扶貧的新項目。“目前,全鄉有27戶貧困戶參與種植,戶均2至3畝,以畝產1500公斤計算,每戶每年有6000至9000元的收益。”民主鄉副鄉長賴守垣說,當地引入競爭機制,貧困戶認領種植片區,由當地農業公司提供技能培訓、技術指導、產品回收等幫扶,并對貧困戶進行日常生產量化考核。
“百香果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果。”副縣長劉德龍說,經兩年發展,全縣百香果種植面積從2016年的600多畝發展到今年的9500多畝,預計總產量9500多噸,產值近1.2億元,帶動越來越多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