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建大棚大多種菜、養雞鴨,而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博濟橋街道鄭莊村村民鄭昌生卻獨辟蹊徑,利用大棚養魚種花,而且搞出了名堂。
今年45歲的鄭昌生,雖然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但頭腦靈活,敢想敢干。一個偶然機會,鄭昌生接觸到了錦鯉養殖,經過一番考察,他覺得養殖錦鯉肯定會有前景,于是決定養殖錦鯉。
2011年3月,鄭昌生投資100多萬元,承包了200余畝廢棄荒堿地,開始挖魚塘,打機井、養殖錦鯉。
為了培育出優質、上等、銷路好的錦鯉,鄭昌生堅持每年去外地參加展會、學習技術,現在已經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自繁自養技術。如今,鄭昌生的錦鯉養殖面積已經達到200多畝,各類觀賞魚多達300多萬尾,成魚直供全市80多家觀賞魚店,僅聊城姜堤樂園、濮陽綠色莊園等公園每年購買觀賞魚達一萬多斤,年純收入40多萬元。
雖然成績不小,鄭昌生卻不滿足。2016年,他把合作社的“荒地”改造成“花田”,建起了12畝的養花大棚。經過兩年的發展,鄭昌生的花田在當地已經有了名氣。“我們有了很多的固定客戶,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出去推銷了,都是客戶自己上門來買花,僅春天一季就純收入8萬多元。”鄭昌生的妻子說。下一步,鄭昌生準備再擴大規模,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積極拓展*花卉苗木,把鄭莊村打造成一個花卉樂園,帶動更多的鄉親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