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東升農場的包裝車間,蔬菜、水果正在工人熟練的動作下,一箱一箱被貼上標簽,下午5點鐘左右發出,經過7個小時的運輸后,將抵達香港,第二天早上就能通過香港各大超市,呈現在香港市民的餐桌和果盤上。
新田縣東升農場總經理劉道忠告訴筆者:“目前農場產品在廣東、香港穩穩地占據了高端市場,價位基本穩定在20至40元每斤,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菜心以26元/包(320g)暢銷香港市場,農場農產品年銷售額達到了近1億元。”
這僅僅是新田縣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像泓昌富硒食品、綠鍶緣農業、鳳神油茶、溫氏集團、恒豐米業、五月豆香、豆家旺等等,它們都有著各自精彩的故事。
“新田縣自2015年成功創建*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以來,這塊金字招牌就被新田人民緊緊地攥在了手中,不僅得到了市場的持續性認可,而且歷次示范區年檢都得到了檢查組的高度贊譽。”
新田縣委書記唐軍介紹新田農產品品控經驗時說:“我們的農產品品質始終不褪色的背后,有‘南有新田、奮勇爭先’的精神在指引著新田人民務實求優,更有農產品全鏈監管體系在充當農產品品質控制的堅固防火墻。”
近年來,新田縣依托富硒品牌,以農產品品質為“敲門磚”,為脫貧致富的夢想灑上了“綠色”的筆墨,將農產品銷售觸角延伸到了粵港澳、東南亞、日本、加拿大等地,蔬菜、水果漂洋過海,撩動著東南沿海甚至海外人民的舌尖。
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新田縣從著力構筑農產品質量“檢測關”入手,建立健全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在建好縣級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總站的基礎上,還規范建立了12個鄉鎮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
新田縣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站長何日紅告訴筆者:“新田縣所有鄉鎮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都滿足了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有辦公地點等的保障條件,做到了監管制度完善,檢測人員培訓上崗,確保了監管有用、監管實用。”
同時,新田縣在永得利等農產品主要中轉場所建立了9個農殘速檢室,形成了縣、鄉、中轉中心一體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監管體系。
據了解,新田縣蔬菜常年播種面積達18萬畝,總產26萬噸,總產值近6億元。這些產值如何轉化為銷售額,進而轉化為推動新田農業、經濟大跨步、大發展的動力,是一個需要求解的問題。
新田縣農委主任章尚輝介紹說:“我們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加大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力度。”
目前,新田縣已完成蔬菜產地“三品”認定面積7萬余畝,生產基地標準化生產普及率達到80%,22個蔬菜品種獲“三品”認證,陶嶺三味辣椒、新田大豆“一標”認證,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有了“三品一標”這個國家認定的公共品牌的品牌效應,新田縣的農產品暢銷粵港澳以及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截至目前,該縣已開辟粵、港、澳等外地蔬菜直銷市場26處,擁有蔬菜運輸專用車50輛,800多人常年從事蔬菜運銷,新田縣逐步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
背景鏈接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灣區人口達6600萬,2017年GDP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灣區GDP總量規模超過了俄羅斯,在世界國家排行中名列11位,與韓國持平,成為全國經濟*活躍的地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于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國家發展戰略,提升競爭力,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粵港澳三地將在中央有關部門支持下,完善創新合作機制,促進互利共贏合作關系,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打造國際*灣區和*城市群。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