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在很多農民看來,要莊稼種得好,需要大量施肥,尤其是化肥不可缺少,導致化肥過量施用、盲目施用等問題,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今年,重慶南川區啟動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打破“傳統”,采用測土配方、優化施肥結構、改進施肥方式等,實現化肥減量增效、農產品提質增收。
測土配方——*施肥用量
“測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據土壤含量,需要什么就施什么,缺什么就補什么,對癥下肥,避免盲目施肥。”南川區農委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付登偉介紹,今年,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由水稻、玉米向薯類、豆類、雜糧和蔬菜、經果等作物推廣,全區推廣面積達到147萬畝,覆蓋率達到91.8%以上。
在推廣過程中,南川區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向農民提供統測、統配、統供、統施“四統一”服務,按照“按方抓藥”“中成藥”“中草藥代煎”“私人醫生”等四種模式,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到田。比如,峰巖鄉正陽村80多畝西瓜地采取的是“按方抓藥”,基地負責人將土壤取樣送到農委部門檢測,然后根據土壤指標含量,施入含有相關微量元素的有機肥、油巴和農家肥,沒有施用一點化肥,種出來的西瓜又大又甜,口感好,今年*年“一炮走紅”。
“測土配方施肥相當于配方抓藥,施肥用量不但*,還很對土壤‘胃口’,這樣種出來的農產品品質才有保障。”付登偉說。
新型肥料——改變施肥結構
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糧食的“糧食”,但化肥施用量過多,會使土壤板結、土質也變得貧瘠。
在化肥減量行動中,針對蔬菜、果樹重點推廣生物肥、緩釋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等新型肥料,大力推廣土壤調酸減肥、有機肥替代減肥、深施減肥技術等。針對糧油蔬菜推廣“配方肥秸稈還田”“配方肥有機肥”“配方肥綠肥”“配方肥土壤改良”等模式;茶葉重點推廣“茶—沼—畜”“有機肥配方肥”“有機肥水肥一體化”和“有機肥機械深施”等模式。
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土壤,調整施肥結構,比如大觀、興隆等北部鄉鎮屬于紫色土壤,施肥原則是減氮、調磷、穩鉀,南平、神童等中部槽壩地區是減氮、補磷、穩鉀,大有、慶元等南部鄉鎮穩氮、補磷、補鉀,再針對性增施鈣、鎂等中微量元素。
今年,在大觀鎮中江村開展蔬菜基地酸化改良技術,在楠竹山鎮隆興村開展玉米和水稻土壤酸化改良試驗,取得良好效果。
改進施肥方式——減少肥料流失
近日,大觀鎮中江村蔬菜基地,一輛輛大型耕作機正在田間來回翻挖土地,準備種植秋菜。與傳統施底肥不同,工人先將豬牛糞澆到地上,然后由大型耕作機不停地翻挖,將肥料深埋土壤。“這就是深施,好處是肥料不會揮發流失,肥效吸收更充分,它也不與菜根直接接觸傷根。”基地負責人劉克建說。
“以前,很多農民施肥就施在土壤表皮,土都不蓋一點,一下雨肥料就被沖走了,農作物真正吸收的量很少,只好大量施肥,導致肥料越施越多。”付登偉說。在化肥減量行動中,區農委推進化肥深施、機械追肥、種肥同播等技術,引導農戶改化肥表施、撒施為深施、機施和葉面噴施,減少養分揮發和流失。
此外,南川區還鼓勵引導農民增施有機肥和農家肥,大力推廣秸稈粉碎還田、快速腐熟還田、過腹還田等技術,充分利用冬閑田和果茶園土肥水光熱資源,推廣種植蠶豆、紫云英等綠肥。全年農作物秸稈養分還田率達到59.6%以上,綠肥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加快畜禽糞便養分還田,全年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率達到59.4%以上,推廣機械施肥技術10000畝,推廣水肥一體化2000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