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我家土壤的樣本。”近日,在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新疆慧爾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土壤樣本陳列室,很多前來參加慧爾現代農學院*屆現代農業研修班學習的農民,看到了自家地里土壤的樣本。
“這個樣本很重要,經過技術人員對土壤樣本的分析,我就知道我家的地怎么施肥了。”呼圖壁縣園戶村鎮下三工村棉花種植戶劉剛說。
劉剛今年承包了1500畝地種植棉花,其中600畝地使用了智能水肥系統,田間管理不僅省時省力,還為他今年的豐產增收打下了基礎,劉剛說:“以前人工施肥全靠感覺,施肥多的地方產量就大,施肥少得地方產量就低。現在用了智能水肥系統,按照土壤化驗結果*施肥,產量均衡了,還節省了幾萬塊錢的人工和肥料成本。”
感受到智能水肥系統的優勢后,劉剛打算明年承包的3000畝地全部用智能水肥系統。在2020年之前,劉剛計劃將種植規模擴大到5000畝,從種到收全程采用機械化作業。
培訓現場,十多位農業專家向學員們推廣和普及現代農業和科學種植知識,讓呼圖壁縣五工臺鎮小泉村村民尤桂泉收獲滿滿:“從以前二牛抬杠到現在的大馬力深耕細作,以前要雇人施肥打藥,現在只需在屏幕上一點,幾秒鐘,啥都OK了。農民一個人能種一萬畝地,怎么種?還是要靠科學技術解放生產力,先用先受益。”
馬吉偉說,智能水肥系統將自動化、信息化有機結合,改變了傳統施肥模式,改變經驗化種植管理為科學化的種植管理,實現了智慧農業。這個系統通過后臺數據分析,每畝地為農戶節省人工費、車輛運輸費和搬運等費用60-100元,使90%以上的農戶實現了增產。
馬吉偉介紹,目前慧爾農業在昌吉州安裝了178套智能施肥系統,輻射面積近10萬畝地,在全疆安裝的智能施肥系統輻射面積近40萬畝。預計3至5年,可以在全疆建設4000套智能施肥系統,將輻射2000萬畝耕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